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前就有很多论述,都认为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上的讲话归纳将其为四个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的并肩战斗。
以往的初中历史教材没有直接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各种原因,更没有对各个原因的地位定性。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得出。
现行教材(2022秋季八上历史P107)根据习近平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的讲话,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这一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明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二、积极倡导并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分裂,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
三、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可以看出,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也是强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坚持全民族抗战的结果,在这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2022版历史课程标准)
现行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也是强调国共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综上所述:现行的初高中历史教材只是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并没有否认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更没有明确指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官方文件也鲜有论述。我们不能妄下结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根本原因指的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潜在的、深层次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有多种。从历史事件的性质入手,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期间,尽管两党也有矛盾,甚至有摩擦,但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使得双方一直坚持到抗战的胜利结束。
影响历史事件的因素有很多,在这众多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如前所述,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有国民党的作用、共产党的作用、民主党派与其他爱国人士的作用、海外华侨的作用,还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大力支持,等等。
国共力量悬殊过大,仅靠中国共产党,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非常困难的。担负正面战场作战的自然是国民党军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作用在于:以宽广的胸怀、超人的胆识、坚定的态度、勇敢的战斗精神、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将包括国民党军队的广大抗日力量汇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体现。
“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共产党提出、制定正确的抗战路线、战略方针和政策,倡导、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汇聚起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求是》(2017年第13期,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理论学习中心组)】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打一场人民战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原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
上述两段官方文字都强调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维护、坚持抗战的最后胜利等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如果将抗日战争比作是一场篮球比赛。中国共产党就好比中方球队中那位个头不高、力量不是最大,但头脑灵活、动作敏捷、有大局意识、敢于冲锋的那位球员,在整场比赛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中流砥柱作用。没有包括大个子(最有力量)在内的所有球员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赢得整场比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