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四月初,此前的我,一直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育不抱幻想,不相信身边会有特立独行的教育模式,内心又实在安分不下来,于是自己思考有关家校教育配合的具体实践方法,写了“陪学”三部曲。后来由于被拒风波,被迫加入了给孩子择校的洪流之中,意外收获了惊喜。择校早已尘埃落定,这周就要中期考试了。从参加长达五六个小时的家长培训不觉疲惫,反而激动不已,到看到理论落地的日常学习生活,欣慰之余,再一次感慨我们是多么地幸运!
果果就读的这所学校将我所有的憧憬都已经更加丰满的实现了,全人教育、学科融合的STEAM课程、数学生活化、主题阅读、基于项目式的学习方法……,理念如此契合,于我而言真是大大地舒了一口气,发力点也因而转移到全力配合的家校合作中去了。
孩子们今天学的是要在未来派上用场的知识,因此要让知识有生命力、有繁殖能力。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对自己正在学习的知识有多么深的见地,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摄入知识,输入方式不一样,存储方式也就不同,日后调用的效率必然迥异。
如今和儿子一起再温习一遍小学课程,一点儿没有大材小用的感觉,有的只是更加深刻的认知以及原来如此的感慨。
我自己对于拼音的认知似乎是感性居多,有许多的不知所以然,也没深究过,反正好像够用。所以,我压根没打算自己教孩子学拼音,就等着让学校教了。
直至上小学,果果的拼音水平就是在幼儿园学了两个月,第一个学的就是ang,我帮他补了补声母、韵母,说实话整体认读我自己都没搞清楚,会用不会教。听说小学拼音不怎么教,只会很快的过一遍,所以我们暑假期间也一直在复习巩固,但总有些过不去的坎儿,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年级学拼音虽然是快快的捋一遍,但是很系统,教材编排也比幼儿园更具可读性,再循序渐进地搭配科学合理的拼读、听写等练习,一个多月的时间,果果对拼音的掌握已经相当熟练,之前要么拼着拼着把介音给拼丢了,要么把介音和韵母揉在一起当韵母,还埋怨找不到对应的韵母。不然就是本来没有介音,硬生生给加上一个,结果拼的过程中又丢掉了,还理直气壮,愤愤不平的。
我的意外收获也着实惊到了自己,对拼音的来龙去脉第一次有了真正深刻的领悟,指导儿子也颇有心法了,让他从一开始就建立起逻辑清晰的认知体系,凡事多探究、多总结,打磨出一套自适应的学习方法论,面对知识的汪洋不至于手足无措。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感受到:经过反复思考的顿悟与无法激起共鸣的直白展现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迹差异有多大。
对拼音学习的梳理总结
01拼音音节的分类
零声母音节:以单韵母a、o、e开头的部分韵母,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完整的音节,常见的有a、ai、ao、an、ang;e、er、en;ou等
两拼音节:一个声母+一个韵母组成的音节;
三拼音节:一个声母+一个介音(i/u/ü)+一个韵母组成的音节。
02整体认读音节的前世今生
这么多年对于整体认读音节,真的就只是朦朦胧胧的认知感受,一口气背不全,就是知道怎么用而已,估计也是因为母语的关系。这几个月辅导儿子学拼音,面对他的困惑,无法给出清晰的解释,于是有事没事就琢磨着,到底什么是整体认读?为什么需要这类音节?它是按照什么规律设计的?
看到这幅图有没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呢?所谓整体认读音节,其实就是:本来单独一个声母、或者韵母又或者一个介音+一个韵母,它的发音已经完整了,但是又不能独立形成音节,因此需要一个辅助元素来补缺,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同时又不会改变其原来的发音。单韵母i和声母y刚好满足这种需求,不会改变音节其他部分的发音。其中只有ye比较特别,它是把复韵母ie里面的i改为声母y。自己琢磨着把整体认读音节剖析到这一步,感觉好兴奋啊,有没有?
尽管不是官方的权威解释,但是足以使自己的大脑信服,符合“自适应”的方法论。
举个果果作业中碰到的例子感受一下:
果果的听写作业有一个词是“白云”,他不知道yún该咋拼,我就提醒他想一想,有没有哪个声母或韵母跟这个音节发音相同,再看这个声母或韵母是否能够独立作为音节,如果不能就补充为整体认读音节。按照上面总结的规律,他很快就自己完成了这个音节。(韵母ün前面补上声母y→yun)
03拼音作业错误排查
这是果果作业里面真实出现的错误:
1、声调标错位置(乌龟→wū gūi );
2、分离介音(怀抱的“怀”拼成h-uái而不是h-u-ái);
3、声母写成了韵母(wei→uei);
4、三声标成二声(流水→liú shuí)。
以上问题在提醒自查时均能够自己发现并改正,于是我总结了以下检查步骤,告诉果果以后写完自己检查,我不再提醒。
检查步骤:
1、单个音节分别检查声母、韵母,有没有?对不对?
2、有无介音,该不该有,遇到韵母表里面没有的“怪音”,尝试着分离出介音?
3、是否是整体认读音节?
4、声调标了没?按照标调规则检查标调位置?
5、最后,朗读完整词语,确认音调是否标对,注意是不是轻声。
如果不是给孩子辅导作业,这些知识恐怕永远都是一知半解。个性化的辅导是外包不来的,家长和孩子的收获也都不是一个量级的,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咱们到底悟出了多么深刻的道理,共同学习的态度以及面对知识的热情才是对孩子最大的鼓舞!
哎,家有俩宝一个妈根本不够用啊!这篇“陪学”续集写了快俩月了!今天的主题是拼音,有时间再总结其他主题,后会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