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军
一、批注的作用
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思考总结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真正把书读懂、读透、读深。
二、批注的种类
1.注释:(1)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注词义。(2)作者没有直接说透的意思,分析挖掘出来——重点。
2.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批语:读书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联想、感悟、思想见解、疑问,随手记载。
4.警语: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亦为今后重复阅读提供方便。
三、批注的重点
1.难理解的地方。
(1)作者没完全说透或者说了一半的。需要做批注把隐藏的意思挖掘出来。如第二章“朱赫来和保尔各自想心事”,各自的心事到底是什么(一个偷枪怕被查出,另一个怕身份暴露)。如“保尔的眼睛里多了一种忧郁”,到底忧郁什么?还有一些用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或心理活动的地方,到底省略了什么,都要学会思考和琢磨,这样你才能对文章作者的意图理解更深。
(2)用比喻或双关等方式含蓄表达的。如第三章描写车站月台上的德国军的机枪“像一只带了皮带的狗立在那儿”,“狗”到底在比喻什么?比如第五章末尾“黑夜渐渐消退了,黎明就要到来了”,有一定隐喻、双关的意味。
(3)含有特殊目的性的环境或景色描写。以景写情,以物喻人。如“火焰吐着舌头嘲笑他,讥笑他,嘲弄他”—用对火焰的场景描写表现保尔愤怒而无奈的心情。
2.分析人物性格、思想。文学也是人学。作品的各种角色构成了一部作品的人物主体,完整而深刻的理解一部作品,就离不开对每个角色的深入分析和掌握。如保尔偷枪一事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神父因为保尔的质疑发那么大的怒气表现了神父性格中的什么特点?冬涅娅支持保尔反击小流氓索哈里克,表现了她有一个什么样的是非观。
3.分析事件原因。如原本保尔眼中的敌人——“另一类人”也就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冬涅娅,为何与他能成为好朋友?——冬涅娅的优秀素养,两人相同的是非观、价值观。
4.进行联想、感悟。联想和感悟是对一部作品进行升华理解,进一步影响和指导现实的重要途径。如由哥哥对保尔外表严厉内心关爱的表现,联想到对爱的正确认识和判断。由保尔把有钱人和坏人归为同一类人,联想怎样正确看待认识今天的“官二代”、“富二代”等社会现象。
5.概括事件意义。一部小说总是要有众多事件构成,一部作品主题思想就是通过这些事件来体现。所以分析概括事件意义,理解作者讲述这个事件所想表达的思想意图,对掌握小说的整个情节脉络发展和思想主题十分关键。如保尔偷枪后得到的宝贵经验对他以后人生成长的意义,保尔认识朱赫来对保尔以后参加革命斗争的重要意义等。
6.其他自己认为值得做标注的地方。如精彩语句,认同抒怀、提出疑问等。
四、批注应注意的问题
1.找准角度和重点。——作者到底想告诉你的是什么。如哥哥帮保尔报仇揍人,作者想展现的重点究竟是哥哥打架很厉害还是兄弟情深?大头目彼德留拉手下的两个匪徒首领格罗波和潘夫留克的内斗事件,作者想表现的是格罗波比潘夫留克更厉害,还是大头目的手下的部队鱼目混杂,军心不齐?(为以后大头目的部队失败埋下伏笔)
2.学会联想前后事件。如教父为什么会认定恶作剧是保尔所干?仅仅是因为其他三人排除了嫌疑?还是因为他对保尔的成见起了关键作用?——成见对判断一个人的影响力量。
3.注意因果关系。“三个工人反抗打死德国兵事件”——证明的究竟是“正义必能战胜邪恶”还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朱赫来身份暴露后躲到保尔家,在枕头底下藏枪的动作,到底是在防备谁?(是防备敌人还是防备保尔)
4.要更有意义。避免如“这一段共有25个字”“这一段在说他妈妈在教育他”“说明匪徒自己打起来了”等无意义、低价值、浅深度的批注。如上校老爷释放犯人那一段,是批注理解为作者想展现匪军手下迎接大头目视察的紧张、谨慎状态好,还是批注理解为作者想表现大头目手下尽是些“自认为是式”的蠢才更好?
5.尽可能简炼。标注关键词,自己看懂即可——批注是标给自己看的。如“悲伤”“惊讶”“坚强”“厌恶”……。好处:既培养画龙点睛之能,又尽可能保持书本之清洁。
6.要有一定的怀疑精神(这是阅读达到较高层次后应追求的一种境界)。(1)具体事件的怀疑。如保尔答应冬涅娅湖边钓鱼却失约,是否另有原因?(2)对作者或主人公观点的怀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学会结合现实思考。如保尔认为有钱人都是“另一类人”,这种观点对吗?现实都是这样吗?作者的观点一定对吗?有没有例外?给自己保留一个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皆有可能变化,皆有可能不对的“开放式”思维空间。
五、什么是好的批注
判断一个好的批注,我个人认为主要看以下三点。
1.选择的批注点的价值高(值得批注)。
2.批注的理解到位,认识准确,语言精准。(批注质量高)
3.是否能引起其他阅读者的强烈共识、共鸣。(批注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