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挺难为情,我没有露营的经历,唯一一次在野外独自过夜,还是被人抬回去的,期间发生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一概都不知道,因为那是一次酒醉后的事情,据说他们找到我的时候,我正在一块空地坐着,大声唱歌。严格的说,那应该也算不上是一个人在野外过夜,因为喝完酒,我离开酒桌已经是两点多了,朋友们找到我的时候大概五点多钟,虽然开始下大雨,但是实际上我在雨中的时间也就两个小时不到,否则,依照我当年的那身装扮,很可能会因为失温引发生命危险。
我因为没有在野外露营的体验,又按照我这个人只喜欢坐而论道,却不愿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个性来看,我肯定喜欢在帐篷里和朋友们谈天说地,也陶醉跟美女相拥 ,仰头看浩瀚夜空,但是要让我背着帐篷登上山顶,或者支开灶具在草地上起火烧饭,那我宁愿放弃露营的美好,我这个懒惰的个性,让我对于露营的所有提议都退避三舍。
既然不愿意露营,那么也可以买辆房车,四处转转,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穿行,读一本书走万里路,想想这样的生活也很美。但是仔细一琢磨,孩子怎么办,他们上下学谁来接,放假之后,课外课难道不上了吗?习惯于内卷的思考模式,突然一下子从“舒展”的角度思考,反而不知道怎么打算了。再想想,天天在房车里吃喝拉撒睡,去哪里锻炼,怎么社交?这一切都成了问题,一下子觉得城市生活的便利和美好,人情融洽和怡然自得,这些是房车提供不了的,城市里细致的分工已经把我养成了一个躺平的人,要让我撸起袖子自己干那么多事,我立马就认怂了,房车的这个期待也就放下。
可是我还是很羡慕那些行走在天地间广阔之下的露营者徒步人和开车周游世界的旅行者,我心里的每一个关于野外和远方的梦想都有他们的故事和记录为我推波助澜,在一间斗室里,三尺书桌前,我通过他们的镜头,他们的文字,感受到了一种自由,那种无忧无虑的漂泊生活。即使我觉得那种生活的意义不大,但是我很难拒绝在无意义的生活里能体验到巨大快乐的快乐,这种意义超越了生活本身的负重,让人身心清爽。
说到底,我当然是想去露营的,但是一定得找个伴,他能帮我把帐篷抬上去,能为我准备一份还不算太简陋的野餐,能陪我喝几瓶啤酒,说几个故事,告诉我生活中美好的经验,四时花开与五谷杂粮的奥秘,跟这样的伙伴出行,才是露营的关键。
有时候我在想,茫茫人海,去找志同道合的人很容易,可是找一个能弥补我缺陷的人很少,别人一听我只带了嘴巴和耳朵以及一副想要享受的肉体,做不了太多贡献却没少索取需求,恐怕伙伴都吓跑了,找个伙伴太难了。那只有自己培养这样的伙伴吧,怎么培养?那就得把我那一对儿女当成可以搭帐篷,做美食,讲故事,以及相拥在一起看星空的伙伴。
还别说,用了我几年的努力培养,我觉得这件事有盼头,他们都精力充沛,体力超强,喜欢动手做工具,也爱美食料理,那我就静待花开,等着有一天和他们一起去露营,享受坐享其成的露营乐趣。当然在此之前,我也奢求一下能弥补我缺陷的那个伙伴尽可能能及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