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是追逐星星的光芒,受其感染,努力向前迈进,追星不是摘星。
前段时间佛系追星的朋友跟我吐槽一件事,她和同学聊追星的事情时被另一个同学怼了:你在粉丝群中有号召力吗,你微博是个超话主持人或者是个大V吗?你追星追了这么长时间,什么都没有,那你追的什么?
本来好好的讨论自己喜欢的人,却莫名其妙扯到我朋友怎么追星这件事上来。她很郁闷。
她喜欢一个人六年了。
她向我吐槽这件事,我就想起我初中的追星经历,我认为的追星很小,他参演的电视剧我会看,他出的歌我会听,他的图片我会保存,他事业有成我很高兴,他被全网黑我也很生气心疼,但我从来没有在网上发表过任何关于他的言论,我一直觉得关注他的消息就算追星了,直到一次同学说她每次通宵定买他的专辑,各种杂志,代言的产品也都是定时抢购,我才知道有些人追星是要资本的。
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个圈子越来越乱,以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听爱豆的歌,一起追剧,一起搜集爱豆美图,我们好像不用做什么 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关注他就可以很开心,而现在网上的活动多是打榜,运营超话,官方,粉丝团组织的各种活动,时时关注自家和对家的动态等。尤其是网络发展的现在,真的是隔着网线都能被气死,各种无脑评论,为黑而黑的杠精和黑粉无处不在,更有追星的人相互嫌弃,你嫌弃我不肯为爱豆花钱,我嫌弃你人傻钱多。但是我有时就不懂这种行为,追星难道不就是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因偶像变的更好吗?
网络偏激的话语越来越多,明星也成为被关注的重点人物,任何事情都能成为被攻击的理由。鹿晗公布恋情时,我伤心了很长时间,恢复过来又觉得鹿晗真的值得我喜欢,在事业高峰公布恋情,给他的女孩满满的安全感。而有些粉丝接受不了选择脱粉,更有甚者脱粉回踩,虚化了粉丝和偶像之间应该保持的距离。
《上海堡垒》上映时我更奔溃了,因为看过原著,所以我看了电影就有很大的落差感,也害怕其他人会借题发挥,全网黑仿佛也变成了意料之中的事。后来#鹿晗《上海堡垒》#被顶上热搜,粉丝维护,被黑粉黑,被导演甩锅等,这次是他第四次被全网黑。电影被黑特效,演员被喷演技,而在电影播出,被全网黑的时候,鹿晗正在拍摄《穿越火线》,而前段时间播出的《穿越火线》中他的演技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改变,粉丝也都扬眉吐气,所以说电影评分不高,从来都不是演员一个人的问题。
最近鹿晗新剧《在劫难逃》的评分也很喜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人一点点变得更好,我由衷感到欢喜。
所以我不懂粉丝互相嫌弃,分层级的现象,也不懂有些追星和不追星的人相互看不起的现象。明明是喜欢共同一个人的朋友,却要成为仇人,明明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却要被对方看不起。
“有些粉丝都爱拉黑踩低,你不会也这样吧。”“你不会也是天天熬夜打榜吧,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贴标签的行为带着偏见,用质疑,恶意的目光看待我们追星的人,借此获得优越感。
每个人对待追星的看法都不一样,而我认为的追星就是生活不尽人意,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就是只属于自己的,取悦自己的一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