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在意谁的想法,就是谁的奴隶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发个朋友圈没人点赞,就开始胡思乱想;


会议上发言后,反复琢磨同事的表情;

做决定时,首先考虑别人会怎么看你。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人的痛苦往往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他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过度解读。

一位读者曾在深夜给我留言:“活了三十年,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为别人而活。小到穿衣打扮,大到职业选择,首先考虑的都是合不合群、会不会被议论。”

这何尝不是我们很多人的写照?

你有多在意别人的眼光,就有多少绳子拴住你脖子

试图让所有人满意,就如同追逐自己的影子,永远追不上。

你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剧场,别人都是观众,而你,是那个在聚光灯下战战兢兢的演员。 一举一动都要考虑“观众”的反应,一颦一笑都要迎合“观众”的期待。

可是,你真的需要那么多观众吗?

我见过太多人:

为了父母的期待,选择不喜欢的专业;

为了合群,勉强自己参加无聊的聚会;

为了不被议论,在30岁前匆匆结婚。

活在别人的眼里,最终会死在别人的嘴里。 这是最得不偿失的交易。

评价是别人的事,如何生活是自己的事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课题分离”——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课题,如何生活是你的课题。

当别人贬低你时,先别急着自我怀疑。冷静想一想:这到底是谁的事?

如果是别人的事,就不要管。你不需要为每个人的情绪负责,更不需要赢得每个人的喜欢。

如果是自己的事,那就改。有过改之,无过坚持。

我欣赏的一位导演曾说:“我拍戏从不看观众脸色。如果每个观众的意见都要听,那这部电影就不是我的作品,而是个大杂烩。”

做事如此,做人亦然。

如何从“评价的囚笼”中越狱?

首先,把注意力从“别人怎么想”转向“我想要什么”。

每天花十分钟问问自己:如果没有外界压力,我真正想做什么?我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次,建立自己的价值坐标系。

不要用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人生。你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说了算。

最后,练习被讨厌的勇气。

不是让你故意惹人厌,而是学会接受:无论你做得多么好,总会有人不满意。

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在不在意的人那里收获力量,而不是丢失快乐。

一位65岁的奶奶告诉我:“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前四十年都在为别人的看法活着。现在我想通了——对我好的人,我不会让他们失望;对我不重要的人,我也不会把他们请进生命里。”

她说,这是她收到的最自由的礼物。

写在最后

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嘴,但可以掌握自己的心。

你太在意谁的想法,就是谁的奴隶。而你获得自由的唯一方式,就是勇敢地做自己的主人。

不必让所有人理解你的选择,不必让所有人赞同你的决定。你的生命不是为了印证别人的预期而存在的。

与那个太在意别人眼光的自己和解吧。然后轻装上阵,去活出真正属于你的人生——

那里或许没有那么多掌声,但一定有最踏实的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