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良党风成为社风民风建设的指引旗帜

党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优良党风作为党的生命线,不仅关乎党的形象和事业发展,更对社风民风建设具有根本性的引领作用。在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优良党风的示范带动效应,让其成为社风民风建设的指引旗帜,推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良好风尚。

一、优良党风为社风民风建设提供根本价值导向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优良党风必然以人民为中心,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要求。党员干部作为党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直接影响着社会的价值取向。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无数党员干部秉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的信念,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他们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不仅改变了贫困地区的物质面貌,更将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念深深植入群众心中,重塑了贫困地区的民风民俗。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通过优良党风的传导,转化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为社风民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二、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党风建设,树立榜样力量

坚持党性原则: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展现党的良好形象,为群众树立榜样。

弘扬优良作风:倡导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这些优良作风,引领社会风气向善向好。

加强廉洁自律: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清正廉洁、公私分明。通过自身的廉洁自律行为,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为社风民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挥党风引领作用,推动社风民风建设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优良党风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党员干部在党风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开展主题活动: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开展以优良党风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廉政文化展览、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让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优良党风的力量和魅力,激发他们参与社风民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在党风建设和社会风气改善方面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要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更多人参与到优良党风和良好社风民风的建设中来。

(三)完善制度保障,确保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建设长效化

健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与党风建设和社会风气改善相关的制度体系,如廉政建设制度、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等。通过完善制度体系,为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他们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践行优良党风。同时,也要加强对社会风气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风气和行为。

推动社会共治:鼓励和支持群众、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到社风民风建设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格局。通过社会共治的方式,推动优良党风更加深入地渗透到社风民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

三、构建优良党风与社风民风互促共进的长效机制

优良党风与社风民风建设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要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将优良党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范,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党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同时,要将党风建设与社会治理相结合,通过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将优良党风的要求融入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的同频共振。

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和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党的优良作风和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崇尚优良党风、弘扬社会正气的舆论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认同和践行优良党风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社风民风建设的强大合力。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让优良党风成为社风民风建设的指引旗帜,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以良好社风民风汇聚发展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