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技能。初一老师在黑板前面的班训写的是:会读,比读。年少的我,盯着“会读”,就想应该是考高分就是“会读”吧?那时成绩不错,就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会读书。直到今天,我开始学习阅读技巧,才知道会读,不是高分,这个考高分错误的会读理解,陪伴了我好多年。
什么才是会读书?会读书,是有效读书——拥有好的阅读方法,能把读书习得技能落地实践,用书来改变自己,让读书的你真正受益。而不是刻意练习取得高分之后,书中知识忘的一干二净。如何有效读书成了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在读书中学习到的有效方法,并真正体验到读书的甜头。
1.读书要有目的
每次拿到书,先读序言,再看目录,最后想我为什么读?对于我的目标有什么用?可以解决我什么能力?可以提升我什么能力?可以给我提供什么方法?
明确目的,知道自己“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带着主动意识去行动会更加专注。再去阅读,这样就能“集中火力”,更容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2.有时间意识的读书
每次计划读多久,按计划来读,否则一本书永远读不完,一拖再拖。有意识读书,效率迅速提高。
3.带着感情阅读
边读书,边调动情绪。人感叹或是惊讶时所产生的情绪波动,大脑会记得特别牢。
4.采取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就是:社会上20%的高收入者占有80%的社会财富。
此定律在读书上可以归纳为“全书最重要的20%,占有80%的内容”。
因此,当我们读书时,可以使用二八定律选取20%精华读,同时记住这20%精华,不要试图全部理解。
大多数人每年读100本以上,甚至300本书,都有遵循二八定律,不是每一本书都从头到位的读。
5.将书中内容付诸行动
经常听到有人说:读书无用,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没有实质性变化。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将读书转化为用书的思维;没有将学习到的方法论在现实行动中检验。当你开始去用书的时候,会不断去尝试书中的方法论,不断去试错,去思考,去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对自己最有效的路径。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可发挥效果。
会读书,事半功倍。在好的学习方法指导下实践,不断进步,不断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