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周的主题是“认识你的非理性信念”,今天是第一讲 “ 控制信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行 ” 。(本周观点)
上周我们一直在强调,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真理,当一个真理还没有得到你身体的验证时,它对你而言就像是一个谎言。(上一期回顾)
我觉得在学心理学时需要提醒自己,每一位心理学大师以为的“真理”,都是和他们自身的特点乃至心理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例如,弗洛伊德通过反思自己而发现了俄狄浦斯情结,本来没什么朋友的罗杰斯成为人际关系理论大师,提出理性情绪疗法的艾利斯,一样也是理论背后有着自己的个人背景。(个人观点)
在讲艾利斯的个人背景故事前,我们先讲一个古罗马哲学家的故事,他的哲学是艾利斯治疗思想的一个源头,而他的故事比艾利斯的故事更能说明理性情绪疗法中的“理性”到底是什么意思。
爱比克泰德与斯多葛哲学(人物背景)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出生于罗马东部的奴隶家庭,幼年时被卖给罗马大臣爱帕夫罗迪德为奴。这位大臣本来也是奴隶,但被以残暴著称的罗马皇帝尼禄重用,曾是尼禄的秘书。
延伸阅读=基本历史人物介绍: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公元55-135年),古罗马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出生于古罗马东部弗里吉亚的一个奴隶家庭。童年时被卖到罗马为奴,后师从斯多葛哲学家鲁佛斯,并获得自由。
爱比克泰德对斯多葛派学说有极其重要的发展和突破,是继苏格拉底后对西方伦理道德学说的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哲学家,是集希腊哲学思想之大成者。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具体的生活伦理学的思考上,重视心性实践,主张遵从自然过一种自制的生活,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与宗教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哲学思想)
在这位罗马大臣家里,爱比克泰德对斯多葛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得到了主人鼓励和支持。公元68年,尼禄覆灭后,爱比克泰德获得自由,随后在罗马建立了自己的斯多葛学园,传授斯多葛哲学。
(典型人物故事)
我来为你简单介绍斯多葛哲学。斯多葛哲学认为,世界理性,也可以说是神性,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它才是宇宙的主宰,每个人则是神的整体中的一分子。世界理性是美好的、有秩序的、完整的整体,所以,人应该顺应世界理性,而不是追求个人的欲求。
那些著名的斯多葛主义者,都会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这些原则。例如爱比克泰德,他身体孱弱,一条腿残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也可能是曾被主人虐待的,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他一生清贫,长期居住在一所小屋里,仅一张床、一张席、一盏灯,房门也从不上锁。
爱比克泰德的名声越来越大,罗马皇帝图密善忌惮他的影响力,将他逐出罗马。此后爱比克泰德移居希腊,继续教授斯多葛哲学,一直到80岁高龄去世。
爱比克泰德对欧洲哲学有巨大影响力,著名的“哲学皇帝”马克·奥勒留自认为是他的门徒,奥勒留的名著《沉思录》也深受爱比克泰德的影响。
延伸阅读:
马克·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思想家、哲学家,毕业于萨利圣学院,公元161年至180年担任罗马帝国皇帝,是著名的“帝王哲学家”, 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沉思录》。
在《沉思录》中,奥勒留解释了“何为斯多葛主义者”:
他即使身在病中,身处险境,奄奄一息,流放异地,恶语缠身,却仍然感到幸福。他渴望与神同心,从不会怨天尤人,从不会感到失望,从不会反对神的意愿,从不会感到愤怒和嫉妒。
斯多葛主义者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因为他们的理念。我们可以来看看爱比克泰德自己的论述:(典型)
要想获得幸福与自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自己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
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事情本身不会伤害或阻碍我们,他人也不会。真正使我们恐惧和惊慌的,并非外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思考它的方式。使我们不安的并非事物,而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诠释。
邻家的小孩打破了碗或者其他类似物品,我们会轻松地说:“这件事发生了。”当你的碗被打破时,你也要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就像别人的碗被打破了一样。要把这种认识扩展到那些更令我们牵肠挂肚、后果更为重大的世俗之事上去。
要清晰地辨别你允许什么样的思想或观念进入你的脑海。
将人生视如赴宴,在其中你的举止应当优雅得体。
如果一个人只在力所能及的、不受阻碍的范围内寻找他的“好”,他的最高利益,他将获得自由、安宁、幸福、平安、高尚与虔诚,他会为万事万物的成就而感恩于神,不会对任何事情吹毛求疵。
个人评论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就知道艾利斯的那些观点和说法,我个人并不是很佩服,但爱比克泰德的这些话,让我生出了佩服。
我来解释一下第六段话,这段话讲的是“意志”。此前我在《别皈依了绝望》(和前面的内容相联系) 的内容中说到,“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空间。”这句话太笼统,而爱比克泰德这段话表达得非常清晰: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选择你的行为,朝向你所认为的 “ 好 ” 的方向。例如哪怕是赴死,你能不能从容优雅一些?
但我也必须得说,我说这句话时其实有些忐忑,因为我看过索尔仁尼琴写的反映苏联集中营的《古拉格群岛》,也看过小说《1984》,知道这些专制政体要的不是利益,要的就是摧毁你的意志,人的肉身太难承受这些酷刑。(加上娱乐影片)
不过,像爱比克泰德的确是有资格这样说的,出身奴隶、腿有残疾、屡被驱逐,还经历过尼禄的乱世,这种情形下,他做到了“只在力所能及的、不受阻碍的范围内寻找他的‘好’”。
艾利斯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1913年,艾利斯出生于匹兹堡,4岁后移居纽约。他是长子,和爱比克泰德一样孱弱多病,孩童时曾九次住院。同时,他父亲是一个很少在家的商人,母亲其实很顾家,但艾利斯还是在这种情形下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做早饭,自己去学校,他把这些视为自我考核的指标,能做好就感觉很好。这就像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在力所能及的、不受阻碍的范围内寻找他的‘好’”,并获得了各种好品质,而不会吹毛求疵、怨天尤人。
甚至可以说,任何时候,当遇到问题时,艾利斯都会想该怎么解决。青春期时,他非常害羞,不敢接触女孩子,于是他给自己布置了一个自我考核的新任务:一个月内和一百个女孩子说话。虽然最后还是没约到女孩,毕竟这是并不能由他的意志说了算的目标,但他完成了自己的考核。他曾害怕当众讲话,而他用类似方法克服了恐惧,并爱上了演讲。
艾利斯大学毕业后,最初试图靠写小说为生,屡屡受挫后,他修订了目标,改为成为一名心理医生,并读了相关专业,最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开始了心理咨询工作。一开始,他走的也是精神分析路线,后来觉得精神分析效率太低,转而发展自己的道路。1956年,他43岁,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疗法,一开始叫理性治疗(Rational Therapy),后来修改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加上英文),再后来修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目前,他的理论已经是一个颇受欢迎的认知行为治疗流派。
艾利斯2007年过世,国内有位同行曾经在他生前采访过他,觉得他是一个精力超充沛的人,一直到八十多岁,都保持着每周工作七天的高密度节奏。
艾利斯的理论可以简称为“ABC理论”,这个我们昨天有介绍:你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外在诱发事件决定的,而是由你的内在信念所决定。
完整的治疗模型,则是“ABCDEF模型”,A代表活动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情绪和行为结果,D代表辩论,E代表效果,F则代表新的感觉。
艾利斯的治疗重点在于和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辩论,把这些辩论重塑成理性信念,然后就有了效果,进而引出新的感觉。这与爱比克泰德的哲学是一样的,他认为我们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但我们可以控制信念,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行这些信念。(总结)
艾利斯还列出了西方现代社会常有的一些非理性信念,以我的经验看,这些非理性信念在我们社会一样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会有所探讨。
今日得到(回顾全文)
学心理学时需要提醒自己:每一个心理学大师以为的“真理”,都是和他们自身的特点乃至心理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艾利斯的治疗重点在于和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辩论,把它们重塑成理性信念,然后就有了效果,进而引出新的感觉。这与爱比克泰德的哲学是一样的,认为我们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但我们可以控制信念,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行这些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