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夏日炎炎,在大树下乘凉甚是写意。前人栽树,后人品尝香味的果实甚是滋味,艰辛掘井,至九渊但求水源滋润后人。前人之种种艰难后人可有感同身受?
在微信群“一切为了明天”
严伯伯:杨老师转发的《中国名将逝世……》一文中有曾任中央军委委员的赵南起上将,这让我想到了健在的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迟浩田曾为张兴全大师题词“弘扬中华文化 造福子孙后代"。
张兴全先生: 这张名片尚没完善,迟副主席在职时的名片没有署其名,退二线署名,署名尚未完善。
张先生名片这幅速描,是毛主席说老冯(冯友兰先生)不如小冯(冯天瑜教授)1995年12月22日,冯教授陪张兴全先生去探望武汉大学唐明邦教授,张兴全先生在唐老家与唐老聊天时,被冯天瑜教授速描了张兴全先生的肖像。张兴全先生一直用来作为名片,肖像两边一联:“太极悟从三易始;得名书画谨收藏。”另一面是时任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弘扬中华文化;造福子孙后代。书敬张兴全先生,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弘扬中华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这是原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1995年为张兴全先生题的词。
大学者胡道静先哲早已洞察到要弘扬中华文化,其为张兴全先生题
“复兴文化在于我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张兴全道兄存念,胡道静题一九九四年四月七日。”
易学泰斗、中国周易研究会首任会长唐明邦教授1994年6月27日为张兴全先生题词
“弘扬周易术数,将文化瑰宝推向世界。与兴全同志共勉”。
在此想起了南国奇人易经大师张兴全先生。
不管你有多么真诚,遇到怀疑你的人,你就是谎言。不管你有多么单纯,遇到复杂的人,你就是有心计。不管你多么专业,遇到不懂的人,你就是空白。所以,关键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没有遇对人,张兴全先生免费弘扬中华文化,同样受到质疑,故:“人的奥秘在于名与无名之间,有名受其累,无名被人欺。”
罗伯尊医生是这样描述张兴全先生:“张君蓬头虬髯,犹如金刚面目,而怀德行善,真乃菩萨心肠,人皆以神仙目之。”
六祖慧能说:“只要有心向善,有心济众,不要诵经受戒,同样可以成佛。”
蓬莱阁楹联:“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
《掌中诀》记:“人生的真谛是将自己融入任何时空去体会和实践每一个此时此地。”
布施定律:给别人,就是给自己,你不可能得到自己从未付出过的。张兴全先生受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同时代的董其昌齐名的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这一段话的影响:“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张先生将这段话当做座佑铭,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陈继儒先贤天资聪颖,多才多艺,他在士林中声望很高,官场上也很受尊重,但他却谈薄名利,绝意仕途,执着地选择隐居著述的人生道路,是一位真正做到勘破名利,参透生死的潇洒智者。他有如此高的地位和造诣,都能隐身而退,我乃一介布衣,有什么能奈去争名夺利呢?他还说:“透得名利关是小歇息,透得生死关才是大歇息。”
武当太乙神剑张三丰第十七代掌门人关老亨九前辈云:“闭门苦修勤练,一心求道,认清门径,不是同门同道,千万避而远之,不与世争、不为势用、不为利诱,要有信心,方成大器,慎之诫之,是我所望。”
其中意境便如,1922年,吴佩孚在洛阳修建继光楼以款接天下士,并在楼上亲题一联:
“得志当为天下雨;
论交须有古人心。”
中华文化小辈试着引用三句话作为一个简述:
第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 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第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汉语俗语,出自《易传》原句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指修善积德的个人和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庆,作恶坏德的,必多更多的祸殃。这个必字是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善恶必报”。
第三句是:“《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传更广。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我国最高学府的清华大学作为校训,可想而知其地位。
妃子笑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