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用心良苦。我们千方百计的努力,不遗余力的付出,苦肉计、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什么招数都用,我们总是想让孩子听我们的话,朝我们规划的路线去走。当孩子有违背我们的意愿时,甚至会利用惩罚这个手段。
惩罚会激起孩子更强烈的负面情绪,而没有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也会严重伤害亲子关系。从长远看,孩子会习得这样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延续父母惩罚式的教育方式。惩罚是最无力的表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识别孩子错误的目的,了解每一种错误目的的正确鼓励方式,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更多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让他们明白背后的爱。
说出自己的爱与关怀,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而不是通过说教来企图控制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为节省时间,少惹麻烦,而全权代理孩子的很多事情。其实这样做就剥夺了孩子去适应社会的能力。
虽然我们替孩子做会更省时省事,但是,要让孩子从一点点小事中学会“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感受”,即尊重孩子的努力,和慢慢学会各种技能,让他成为社会人。“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我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了,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
我们经常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觉得很累。而孩子却也不念你的好,觉得家长很烦很啰嗦。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鼓励孩子善于借用外部资源,这样孩子就会多份观察和判断,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处理问题。
然而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恰恰是缺了给孩子的这份独立,过多的承包了孩子的私人生活。及早放手,敢于让孩子试错,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
要想真正理解孩子,在孩子说话时一定要认真倾听,才能理解她话语背后的目的。
所以想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应先从改变家长的看法、观点做起。
对待外人,我们都可以做到接纳,而对待自己最亲爱的孩子,为什么要会丢失这份儒雅呢?
理解教育的目的,理解孩子的心才能做到真正的爱的行为,而不是以爱的名义来绑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