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听贺老师和于老师的书法讲座《书法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给了我一些感触。
贺老师言:滋養書法這朵花,需要很多種養料,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書法只是一個點,這個點的呈現需要很多東西作為支撐。她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養、方方面面。
古人的书法技艺水平之高,我们今人远不能及。这现象除了与时代家境有关以外,还和书写量有关。
古代书法家大多是文人,文人需要长年累月的习书消日。
他们阅读大量的书法佳作、阅读大量的经典诗词歌赋,美在眼中在心中。文人喜欢琴棋书画,常参加雅集听琴写诗,书法需要的“文气”、“高雅”和“韵”的气象自然也培养了出来。
所以书法家不仅会写书法,更有林泉之心高古之境。
在古代,书法家一般是高官贵族,才会有闲情逸致学书法,玩雅。古代平民老百姓大多是用粗布粗笔去书写,没有文化底蕴做支撑,关注的也大多是生活问题。他们写出来的也只是字,不是具有艺术美感的书法。这类人,被称为“书匠”。
梁实秋在《书法的前途》中说:“写中国字,需要若干年功夫,方得横平竖直,再加若干年的临摹体会,方能希望有一点风格,至于写到不俗,那就要看个人的资质如何了。由学校出身的人,哪里有那么多闲工夫练习写字?社会生活如此忙迫,哪里有兴致欣赏书法?”
其实点出的就是我们的现状,我们现在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才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古人闲暇是练字,我们闲暇之余一般都是看手机。古人的聚会是雅集作诗,我们的聚会是喝酒唱歌。古人寒窗苦读才能考取功名,我们有技傍身便可。在科技离我们越来越亲的时候,书法离我们越来越远。即使有人想学,能够沉下心来学习的人也是极少的。
于老师尤其赞同“书法生活化”的观点,这可以有多种解读,仅就“将书法纳入生活体系,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研习书法,快乐书写 ” 而言,已有足够的魅力。孙过庭说:“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味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可谓至理名言。正常的学习之余,“留心”翰墨,品味经典;考虑到时间的有限性,缩小书法学习的范围,“极虑专精”,如此则可能“深入堂奥”、“登堂入室”。
我发现书法写得好的人大多肯花很多时间去书写,比如于老师就是有空就练字,一练就是几个小时,而且很快乐,时而苍茫大字时而精致小字,时而厚拙篆隶时而飘逸行草。
还有许多其他书法家,都有个共同点——书法生活化。
不仅是书写生活化,还有学习生活化。
即在书写之外也能触类旁通的学习书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
书法具有多种大千世界自然物象之美,很多艺术的创造其实都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物。
书法生活化,按孙过庭的书法: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
如仓颉仰观俯察天地万物造出文字、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书法、蔡邕见工匠刷石灰石创飞白书等都是偶然间得出,来源于生活而用于书法,致广大而尽精微。
活学活用,踏实用功,是学书者需要具备基本的品质。
反观自己,被手机迷了心智,耽误了许多书写时间。
记得舒文有一年几乎上课是打酱油,回家没空练字,没有时间也不太挤时间出来写,所以那一年不进反退。面对老师拿不出习作,教小孩的时候要他们勤学勤练。现在想来,真是时光飞逝傻不自知。
庆而现在工作时间减少了许多,遇到很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书法。以前写完一幅作品感觉自己完成一件大工程,其实这样的书写量只是真正书学者的日常。也难怪当初自己进步那么慢,稍微努力就感动了自己,这可不行。
学习进步慢,说到底就是练得不够多不够勤。没有将书法用于平常生活,是我们因为没有将书法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感觉自己就是练得太少了,心还未定笔还未沉,怎能得其深?
写字进步慢,其实可以多花时间去学去练,写一遍没写好可以多写几遍,书论一遍没读懂可以多读多咀嚼。
周围有许多榜样以书法为日常,他们不管有多忙,总会抽时间去练练字,用笔墨纸砚和古人对话,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执行的地方。
书法是一种生活方式,将书写作为日常,因为用就是最好的复习。
与书法为伴,与古为徒,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