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和一个校友面摩根斯坦利的事。写着玩,别吐我槽,拜托了。
我最近像是得了一种叫做大四抑郁症的东西,大概大四学生都懂,觉得自己前途无望不知道该做什么,大学期间又留下许多遗憾,左不过就是这些了。所以其实说实话,这个摩根的面试听起来牛,但是我也没有好好的准备,就像你知道不会有结果的事,你当然不会拼尽全力去争取,不然最后,多丢脸。就是这样的心理。
我顶着一脑袋的痘痘,穿着像是偷了妈妈衣服一般的正装套装,去面了这个人。说实话,厉害的人还是有所不同的,虽然我觉得我进摩根是无望了,但是整个过程很有趣,记下来给自己也是一种梳理,也是一种人生经验。
面试我的是位八五年就毕业了的先生,不知是不是因为着装和黑发的缘故,并不显老;虽然有一些富态但并不至于庸俗。先生现在在自己创业,只是为他的好友在面试。而学校邮件里挂的名也是“模拟面试”,意即面试者可以随意打断面试过程给予建议,因而工作估计是没有着落,但得到了些有用的建议。
这位先生先是问我,“为什么为数学课做助教?”,我说你也看到了我简历上说,我三年毕业,一个学期全是数学课的压力先生你在学校上过课肯定懂。我觉得我学得不够扎实,虽然成绩也不差,通过教别人我认为我重新学习了这些知识,弥补了我三年毕业的基本功不足。
先生又问,“为何三年毕业?”,我说,“经济原因,无可奈何。这也是我成绩为何不够高的原因,但我已经在通过做助教和研究等办法弥补了。(然后顺便解释了一下我上个暑假的研究)”
先生问,“你为什么打算做这一行?(投行)”,我说,我喜欢将零碎的信息,内容,整合到一起,从无到有构建一个完美的结果。我觉得投行,以及我现在所学的数学,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个喜好。
先生在这个时候打断了我一次,说,
“这段话其实你不应该等我一点点问你再说的。下一次,不管面任何东西,你都要一上来就这样陈述清楚你的情况。‘我三年毕业,是因为家中经济原因,无可奈何。不是找理由,但是我真的拼尽了我所有的努力了,你也看到了,我有这么多的工作和有意义的经验,虽然我只有这么多的GPA,但是,相信我,如果我有四年,这个结果定然会不一样,不是我在找借口,你可以从我的经历里看出我的能力的’”
就这样,不算优异的GPA在他口里换个办法一说,好像突然自信了很多。
然后他又开始问我其他的工作经验,比如“你说这个提供SAT准备的各种信息,是什么信息?”,我说,“比如解释模拟题的做法,还有思维差异上的不同”,他说“有什么样的思维差异?”,我说“中文里,逗号的使用比较随意,不会影响理解,但英语里,错误的使用逗号经常会使人完全不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先生说我当时的表达不够清晰,“我能明白你要解释什么,但重要的是,面试的时候你要清楚的展现给我看,而不是要我来分析”。
他还问我了一个不一样的问题,
“你的创业公司的工作经验,和你的研究经验,你更喜欢哪个?”
我说我都喜欢,一个向外,了解这个社会,认识新的人;一个向内,沉浸在知识里,都很快乐。
“那如果你只有一个月了,你只能选择一个,你会做哪一个?”
“创业公司。”
“为什么?”
我说,“因为我当初刚进公司不久,上司就辞职了。在短期内,公司一时找不到人替代。上司就跟领导说,让我来顶替他,知道找到新的员工。就这样,我一个小小的运营助理,居然莫名就当了一段时间领导,虽然是个很大的挑战也很累人,但是真的让我了解到了公司的运作。也正因为这一次经验,让领导推荐了我给布朗创业的那个学生认识。这一串经验给了我一个崭新的视野。”
他说,“冒昧打断你一下,你知道吗,刚才你跟我说你这个故事的时候,眉飞色舞的样子,非常的自信。让我感受到了你对这件事极大的热情,如果你能用相同的状态对待你整个20分钟的面试,没有工作会不让你通过的。”
最后我还向他讨要了些人生经验,比如,“我觉得有时候遇到一个有趣的人他的经验可能比好几门课还有用,可是我该如何去认识这样的人呢?”又比如,“文理学院虽然给了我思考的能力,但是如何了解自己想要从事什么样的细分领域呢?”
他说,首先你可以利用学校的就业办公室,校友办公室,向他们讨要一些你会感兴趣的校友的联系方式。在去那个城市游玩的时候,诚恳的发一封邮件邀请他们,先夸赞他们,再表达一下你的虚心求教知心,最后表示希望占用他不多的时间,请他喝杯咖啡。语气如此诚恳,“不接受你的邀请的话,如果是我,我都觉得自己是个混蛋”。以及,虽然可能不知道自己想从事哪个具体领域,但大可先决定一个,哪怕将来会更改,至少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反正我还非常非常年轻,(我在本在17年毕业这一届里就是年龄最小的,又跳了一级),何愁不能够改变心意。
总之,在和这位校友聊过之后,我感到了由衷的满足和开心,基本上已经把能否被摩根斯坦利录取这件事抛在了一边。刚刚在和妈妈聊过之后,她叹了口气,说,“妈妈好羡慕你,还有机会去遇到各种各样能让你感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经历。
我自己也感受到了,在面试之前那种迷茫,不知所措和自我否定的痛苦,暂时消退了不少。或许我确实还没有好到能被这样的大公司录取的地步,但是这样的经验却让我觉得,原来努力变得更好或许不为了什么,就为了让自己遇到更多觉得更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