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学习的努力总得不到回报?

在初、高的学习中,为什么我确实很努力却总是考试不理想,分数与别人差一大截,然后沦落为“高考的差等生”。我总会感觉隐约中努力好像和回报并不成正比,感觉自己貌似不如别人聪明,然后逐渐丧失信心,以至于到了大学里也不想再去努力--我心底里已经给自己标上差等生的标签,好像我再用功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今天,我就要打破这一认知,重新开启自己的奋斗之路!


机械式学习危害大

我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学的时候基本属于懒得动脑子那种,潜意识里是愿意机械式重复,而不想动脑理解、消化、吸收。这就造成了我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表面上勤奋,实际上懒惰”的学习。

1.不自觉的机械式去学习,我还以为我是我笨,没想到我只是脑子懒。

    对于一个单词、一个公式、一篇课文,我初中时经常用不太经思考的方式去学习和记忆。

2.我习惯于“自我安慰式”努力

    我的努力只是在给自己一钟我在努力学习的错觉,并不是为了学会而努力。

这就是我(也是一般人)的努力得不到回报的原因。当初我不明白这些原理,我经常会感到我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得不到回报。为学习没有效果很苦恼!


劳逸结合、注重效率、积极思考、主动用脑,避免再次调入麻木被动的陷阱中

那么,我如何有效学习呢?

一、克服虚假努力!

1.不以学习时间为目标

2.不以炫耀努力过程为目标

3.不要踌躇满志将未完成的计划告诉他人

4.身体健康,保证学习效率,早睡早起,坚持锻炼

二、有效的努力应该符合哪几项标准?

1.练习必须走出舒适区

2.练习必须包含反馈

3.练习目标必须足够明确

4.练习必须是有意而为

法则一:进步一定是发生在舒适区之外的,如果你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走出舒适区

打破旧有的学习模式,重塑新的学习体系需要让自己接受一个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训练。

走出大脑舒适区,有意识地去使用大脑,主动理解、记忆、消化、吸收,以做题练习为例:

刷题要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做对了也不能直接略过去,要主动去总结答题套路,并去追求举一反三;做错了要去分析错误原因,要把思路总结到错题本上。

打破旧有的自己,成绩不如别人不能再盲目使用蛮力学习,要主动停下脚步去思考不足在哪?

获得高质量反馈

他人反馈——从导师、成绩优异的同学那里获得评价

自我反馈——监测自己的学习过程,密切关注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指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作出调整

1.错题

一定要重视错题,刷题不改错跟没刷题区别不大,作业也一样老师批改后的错误一定要重视,错题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新题。

2.差距

重视所有差距

但凡发现学习中的某项技能、某项知识不如他人,就要去反思:

        where我到底差在哪里?

        wh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how怎样弥补这种差距?

        do-it立马着手去弥补

3.他人的评价

4.自我的反省


自此,告别机械式学习,开始走向主动式输出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