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最好的事物是不拖泥带水的。
肥皂剧中的人物从出生演到死去,剧情拖沓冗杂,毫无精神的养分,只不过是伴随着肥皂剧的上演,看了太久,一下子放下,又不知道去看什么,投入新的剧总要花上点脑力才能投入剧情,所以啊,看肥皂剧的人还是习惯了每天看一点。这让我想到了观看“楚门”世界的观众们,楚门的世界,放的是什么内容,还不是一个叫楚门的小男孩从出生开始的吃喝拉撒睡,然后到学习工作恋爱,整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人生成长过程,长度无法计量,让观众们看的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仿佛全世界的人都放不下这个“生动”至极的电视剧,当然观看电视剧的观众们也是随着楚门的成长慢慢老去,仿佛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另一个生命的的存在而存在。
我以为,这群观众未必真的那么钟情于这部活生生的生活成长剧,只是看了一年了,两年了,就习以为常了,如果一下子不看这剧,生命就像少了一块似的,不知所措。最后,当这个叫“楚门”的年轻人,终于看穿了自己这个虚假的世界,走出了观众“舍不得”放手的银屏后,全世界的观众竟然泪如雨下,又为他欢呼不已,这些观众的内心,或许也是得到了救赎,不然估计他们到死也还在看这只冗长到无以言表的电视剧吧。楚门的解脱,解脱的不光是他自己--终于可以去一个向往的真实的世界----他的解脱,还顺便解脱了那群已经“傻”了的观众,让他们也可以回归自己真实的人生。
习以为常,有时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当这件习以为常的事物倏忽间被抽离的那一刻,是一种极度的黑暗,像是真空,什么都不见了。习以为常之前自己在做什么?什么都不记得了。这让我想到了准备高考的那些个日日夜夜,每日挑灯夜读,人生大概除了睡觉吃饭,就是不断得做试题,整个人就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在转啊转,但这种转动又不由自己控制,只是被动地,无法自控而已。那年准备高考,,人生枯燥得乏味,窗外偶尔飘入耳的一曲旋律都能让心灵复苏过来,潜意识里想着等高考结束以后,我要看我想看的小说,看那些让人心痒痒的电视剧,要去旅游,去交朋友,去实习……脑子里想法很多。
只是,高考一结束,脑子里那整个绷紧的弹簧松弛了,之前想做的事情竟然也没有和想象中的那样提上日程,总觉得生活一下子从枯燥乏味的充实变成了无所事事的无聊,找不到新的可以为之转动的陀螺心子,人一下子松垮了。
命若琴弦,老和尚之所以能够撑到最后,就是心里绷紧了那根琴弦,而最后琴弦断了,命也就结束了。
我很怕对一件事情习以为常,不论是对待生活中的琐事,还是对待感情,如果习以为常,心里就会荒芜得厉害,被习以为常的事物不过就是根鸡肋,食之无味,去之可惜,失去了事物最初带来的美好。所以大家都想要“人生若如初见”,初见的时候,你是你,我是我,我确实感到精神灵魂被唤醒,初见是不需要设定的,是一瞬间的,但所有的事物都是张弛有度的,过度地去消耗精神力,没日没夜的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原来美好的精气神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疲乏却又不舍。
不荒芜的办法,就是一直在行走,毕竟沿途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柳暗花明又一村。修炼自己,一起成长,多些兴趣爱好,回头望去沿路是斑斑驳驳的印迹。我可以行走的很慢,但只要保证一直在路上,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