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照亮自己。
1.正面管教主要分三个层面,温和而坚定。让孩子有归属感。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2.幼儿时期少用奖励和惩罚,多给予孩子回应。
3.在刺激和反应中间还有一个黑箱处理系统,情绪系统优先反应。更高级的反应认知和处理系统 ,进行加工。
4.本能反应——情绪反应——认知反应。
0-3岁到本能及与安全,我要吃饭了。
3-6岁顺应天性养成习惯我要做个好宝
宝。
6-12岁良性互动唤醒主体我要捍卫游戏规则。
12-15岁理性启蒙挑战未知我要找到我的天赋。
15岁以后,是利己达人,我要成就一个更加美好世界。
5.人之自我超越四个阶段:
本能型——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情感型——心理意义上的人。
逻辑性——思辩理性意义上的人。
圣贤性——我实现了自由人。
6.本能的反应是不自由的,只有认知的反应才是自由的。
7.心理学在教育学上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的孩子反应理解成一套未加审查的程序。教育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程序并重新编程。
8.回应冲突的级别决定你的格局。
9.不仅要理解说出的部分,还要理解没有说出来的内容。
10.作为老师,我们要把教室的事故变成故事。
11.条件的接纳每一个孩子的行为,给予正确的回应。
12.认知关系先于存在关系。
存在关系先于驯养关系。
13.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不等于母亲之爱和父亲之爱。
14.母系之爱代表:大地,温暖,空气,阳光雨露,安全,保险,怀抱,摇篮。
父性之爱代表:天空,规则,纪律,秩序,方向。
15.作为老师,我们要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孩子形成伤害。
16.家长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有原则有底线。
17.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呀!学校教育是父亲之爱,家庭教育是母性之爱。
18.费曼学习法:阅读,输出。
19.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感知力。——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感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个人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政治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20.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到更高,但是我们能够做的是不伤害孩子。
21.人一定要遭受现实承受失败,经历过风雨的翅膀帮才能更强大。
22.人生当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23.心理学的三个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本我,自我,超我。
24.乐观而平和的心态。
25.描述式的鼓励,没有回应的地方就是绝境。感激式的鼓励。授权式的鼓励。
26.两个孩子在一起,千万不要比较,会对孩子造成无形的伤害。
27.闭上嘴巴去行动。纪律抓的紧,孩子的思维就不活跃,少说多做,事前说清楚,事后负责任。
28.逻辑后果的四个关键词:相关,尊重,合理,预先告知。
29.特权等于责任,缺乏责任等于丧失特权。
30.关注于解决问题的关键词: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
31.改变我们的行为时,孩子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相信这些变化。
32.如果一段时间,和孩子相处期间,你感觉不舒服了,那就是方法出了问题。
33.幼儿园教室里面每天安排出15分钟和孩子交流。发现身边的美好事情。
34.我们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35.做什么永远比怎么说更重要。
36.愿意把我的错误和大家分享。要有耐心,耐心,耐心。
37.分享书籍有:《犟龟》《我不是完美小孩儿》《乌合之众》《绿野仙踪》《小王子》《这不是孩子的错》
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