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编运动起来了,酣畅淋漓的打了一下午球,现在能打球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热乎乎的推文也按时出来。我们应该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继续学习舞蹈....看看古诗中的舞蹈美。借助诗人们的眼睛和绘影传神的妙笔,或许会让我们感受到会给千年之前更丰富的舞蹈之美,今天主要聊聊南朝诗词中舞蹈之美。
今日文章有福利,高清大图。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核实后立即删除,因为简书算法改变,每一个喜欢、收藏、转发都很重要,喜欢本文的朋友多多支持、多多分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不要阻挠内心分享的冲动,首次更新在vx舞蹈生图鉴。
前已介绍的《七盘鼓舞》,流传到了魏晋时代,《玉台新咏》中最先出现的咏舞诗,是西晋陆机《乐府三首》之一的《艳歌行》,在他的笔下,此时的《七盘鼓舞》不是出现在宫廷,而是在“南崖充罗幕,北洁盈耕轩,清川含藻锦,高岸被华丹”的春天郊野河畔,才子佳人们“蔼蔼风云会”,于是有少年女子冉冉而舞:
悲歌吐清音,雅舞播幽兰。丹唇含九秋,妍迹陵七盘。赴曲迅惊鸿,蹈节如集莺。绮态随颜变,澄姿无定源。俯仰分阿那,顾步咸可欢。遗芳结飞飚,浮景映清湍。冶容不足咏,春游良可叹!
诗人没有铺陈舞蹈的细节,审美的目光注意于舞者情态与舞蹈的动态,“丹唇”、“妍迹”、“绮态”、“澄姿”是对舞者的欣赏,“赴曲”、“蹈节”、“俯仰”、“顾步”是舞蹈动作点到为止的描绘;“蹈节如集莺”似是击鼓的动作,“遗芳”则谓俯仰旋转起阵阵香风使人迷醉。一场妙不可言的香艳之舞,给诗人留下了回味无穷“良可叹”的印象。
梁简文帝萧纲是热衷于描写女性之美,以女性为主的舞蹈,当然更是乐意吟咏的题材。他一也作有《舞赋》,赋中描写一场舞蹈的精彩表演:于是徐鸣娇节。薄动轻金,奏《巴渝》之丽曲,唱《竭石》之清音。扇才移而动步,稗轻喧而逐吟”这几句写了两种舞蹈,应《巴渝》之曲的是《扇舞》,应《褐石》之曲的是《鞞舞》;后还有“目丐鼓微吟,回巾自拥”句,则可能是《巾舞》或《白伫舞》他的咏舞诗有多篇,同题《咏舞》就有两首:
可怜初二八,逐节似飞鸿。悬胜河阳妓,与淮南同。入行看履进,转面望鬓空。腕动菩华玉,袖随如意风。上客何随起,啼鸟曲未终。
戚里多妖丽,重聘蔑燕余。逐节新工舞,娇态似凌虚。纳花承摄概,垂翠逐珰舒。最开衫影乱,巾度履行疏。徒劳交甫忆,自有专城居。
萧纲还有《赋乐府得大垂手》和《小垂手》两诗,也是根据乐府新曲创作的新舞
垂手忽菩蓉,飞燕掌中轻。罗衣患风引,轻带任情摇。似长沙地,促舞不回腰。
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折腰应两笛,领足转双巾。
蛾眉与慢脸,见此空愁人。
所谓“大垂手”,双手下垂仅随身而动,独显窈窕身段舞动之美;以“罗衣”、“轻带”之“引”与“摇”,表现舞者含情脉脉之态。“小垂手”即手小有所动,“广袖拂红尘”,以微动之手拂动长袖而生风,也“折腰”,也“顿足”。但不失温婉娴静之美。
南朝的咏舞诗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特别注意描写舞者的形态美与情意美,前引之诗已可见于此,更有直接描攀舞者表情的,如江洪的《咏舞女》和何逊的《咏舞妓》,从服饰、身段到容貌、眼砷、手足动一一态描画.....未完待续。下次推文从这开始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