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ℓ吴尽夏

贵池傩是余秋雨1987年去安徽采风时候写,1992年收入散文集文化苦旅。
相信大多数读者对傩的读音存在错误读法,甚至怀疑发音的真实性。文化苦旅我读了很多遍,读的比较多的是都江堰,庐山,道士塔,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等。贵池傩也读过但是印象不是很深刻。机缘巧合这种起源于商周时期的祭祀仪式又引起了我的兴趣。
当我不经意间被诱导点开公众号广告链接,引导去了一段短剧傩戏,于是我重拾文化苦旅又新温习一遍。话说现在的短剧也这么卷了么,也这么有层次和文化了?

那些年破四旧打土豪,弄丢了很多文化遗产,曾经的妖魔鬼怪又被请出来研究其文化价值,摇身一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经济富足,军事强大,政治上有了话语权,国际上有了被重视的地位,之后精神层面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尺,我们在搜寻各种文化,研究各种即将消失的精神财富。

前段时间火出天际的英歌舞,也有一点傩戏的感觉,神秘诡异,祈祷庆祝。傩戏这种戴着面具的表演,动作夸张,粗线条,是跟神的对话,和鬼的交流。有代表国家的傩仪式,皇帝带领文武百官通过傩祭和神灵沟通,获得心灵感应。有平民百姓的傩戏打赤鸟,佩戴傩戏面具手拿弓箭做射鸟状,木鸟代表了天灾。
古老的文化让我们灵魂暂时归于宁静,仿佛回到了原始状态,最释放的状态。
去年在王四营观看了一场火壶,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百灵鸟的美妙的语言,就是两位穿着防火服的演员使出全力抖动装满火源的容器,每抖动一次火星四溢,台下观众叫声连连。火和水是最原始的自然崇拜,额尔古纳河右岸也有保存火种的传统,只有保存的天火才有灵气,打火机擦出来的火在鄂温克族人眼里没有地气。
今天又学了一招----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