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更多是通过“关系”找到的

在休假一年后,重回职场。没有费力找工作,因为工作单位没有变,对,我又回到原来的工作单位,做着和以前不一样的工作内容。原来的工作,在离职之前我介绍了十几年前的同事接手,如今做的不错。。

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也是经人介绍的。二十一年的职业生涯中,在一家企业工作时长排在前三的都是经人介绍的。而我自己通过招聘信息找到的工作最长也没做过一年。你可能看出来了,在职场上我是不稳定的,所以经常需要找工作。今天听得到的每天听本书《找工作》,勾起了我的找工作经历,更加深了关系对找到合适工作的认识。

《找工作》这本书强调“弱关系”在找工作过程中起的重要作。“弱关系”是指过往的同事、曾经的同学、朋友圈里那些联系不多的“朋友”,就是你能了解到对方传递出来的信息,而又不用对这些关系付了多少维护成本的那些人,就是非“亲朋好友”的那些人。

这本书是外国人写的,外国有外国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国内虽然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强关系的作用在弱化,但是“强关系”在人情社会中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所以我也不纠结什么“强关系”和“弱关系”了,把它们统称为“关系”吧!

关系对找工作真的有那么重要的影响吗?

1、他只释放出一个信息,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

一般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往往首先会想到职业介绍所,或者媒体上的招聘广告等,但这种正式途径的效果反而不一定好,因为一段特定时期内的信息是有限的,而好的工作机会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错失。很多满意的工作都是因为得知了合适的信息,意外获得的。

几个月前,我家胖子要换一家工作单位,在网上搜索了几天,发了无数的简历。给他回复的也不少,企业也缺合适的员工啊!但是都不是那个让他动心的企业。他一直做销售业务,有个客户提醒他:XX企业不错,现在可能是在招业务人员。而这个XX企业也是他仰目已久的。就因为这样的一句话,他就盯上了这家企业,做足的功课,硬是把原来计划招年轻储备人员改成录用他这样的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几个月过去了,他对这份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业务能力得到认可,市场范围不断扩大。

所以,关系能为找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而这些信息会有助于你获得好的工作机会。

2、介绍工作给你的人,在用人单位那里为你做了“信用”背书

能给你介绍工作,必是对你个人、用人单位有了适当的了解。即使在“弱关系”中,他对你也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凭借这些了解和初步的印象,他用局外人的眼光衡量你是否适合这家公司,是否适合这个职位。决定做介绍人,就会在用人单位那里为你说上几句好话,这样下来,薪水和待遇一般会更好,工作满意度也比较高。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亲戚介绍的。大学所在地,和这位亲戚在同一个城市,他的父亲是这所大学的教授。我周末经常去他的父母家,这位亲戚也是通过他的父母认识的。到我毕业时,他帮我物色了两个单位,一家台资,一家日企。对这两家企业综合比较之后,他建议我去那家台资企业。他本人在商检局工作,有机会来企业视查的时候,还会特意邀相关人员陪同来看看我。他为我的信用做了最有力的背书。我在工作期间顺风顺水,很快过了实习期,两年后升职,成了公司最年轻的管理人员,薪水也是同时进公司的同事的两倍多。当然,我自己也很努力,有了“信用”背书,就会多了些发展的机会。两者相辅相成,结果当然会更好。

3、好的关系,终身受益

我的工作时间最长的那份工作,是经人介绍的,我做了八年。时长排在第二的,也是经人介绍的,就是我现在工作的这家企业。而介绍这两份工作的是同一个人。我也丝毫不怀疑:如果再有合适的工作,他还会介绍给我。

他不是中介机构,介绍工作也纯属帮忙。

他为很多企业做进出口代理,与多个企业有业务联系。企业也会委托他帮忙介绍一些人。因此他有价值的工作信息特别多,人脉也特别广。

他介绍给我的两份工作,都实现了我职业生涯的跳跃式发展。即使是在我因生孩子长期休假以后再重返职场,也没影响我职位及工资待遇。

他把自己活成了周围人的贵人,对我而言他是个亦师亦友的存在

大多数的人在职场中都有一个普遍的经验,就是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个人综合素质等等,都会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还有收入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人们也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得到很好的工作机会。比如一个偶然认识的人,随口告诉了你一个工作信息,或者找工作的时候,恰好你喜欢的公司有合适的职位,等等。不得不承认,在找工作这件事儿上,结果好不好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决定这个运气成分的就是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