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讲 凡歧视必得付出代价

经济学家认为,凡歧视必得付出代价。歧视有两个来源:一是个人便好,比如:我只爱A歌手,而不喜欢其他歌手。二是信息不对称。比如:基于以往的经验作出比较选择(歧视行为)。

歧视与为之付出的代价:

1.由于信息不对称作出的歧视,有时让人错失良机。当付出代价不大或者在容忍范围内,人们不会在意,会纵容自己的歧视习惯。可当歧视造成严重代价时,人们会积极性去减少和改变歧视。

2.市场竞争让人心胸宽广

歧视行为在偏远小镇比在繁华大都市更严重,因为歧视行为在繁华大都市会让人付出严重代价

竞争压力大的地方对个人便好对歧视会小于竞争压力不大的地方,比如:同性恋者在竞争压力大的行业或单位受到的压力要小于竞争压力小的行业或单位。

今天作业:人们的歧视行为是在选总统时更严重还是在选伴侣时更严重?

思考:个人认为在选总统时会更严重一点,因为选总统面对的选择面广、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也更多,所以歧视行为会更严重一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薛兆丰 03月08日 “凡歧视必得付代价”。一般人认为,歧视别人就是欺负别人,被歧视就是被欺负,歧视是一种单向的行...
    早知今日阅读 306评论 0 0
  • 薛兆丰 03月08日 “凡歧视必得付代价”。一般人认为,歧视别人就是欺负别人,被歧视就是被欺负,歧视是一种单向的行...
    早知今日阅读 373评论 0 0
  • 作者:薛兆丰刊载:得到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全文转录如下,仅供个人学习使用,特别地,对于部分内容做了解释、跳...
    西愿阅读 586评论 0 0
  • 歧视的起源是偏好与信息不对称。 偏好可以理解为固有认知,信息不对称可以理解为认知差异。我们很容易理解选择会有代价,...
    LemonHohO阅读 331评论 0 0
  • 第一位对这种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是芝加哥大学的加里·贝克尔( Garys Becker ),他在博士论文《歧视经济...
    会成长的鱼阅读 6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