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老师分享:经典的价值
整理:刘小惠
时间:2019-05-21
地点:彰泥育心经典育儿养生交流群
嘉元妈妈—华桂玲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星期二,有时间的一起聊聊吧。
之前一直跟大家聊读书的那点事。现在很多家人在挑战《道德经》一百遍。在读的过程中大家都谈了很多感受。
我们就借助这个时机一起聊聊。
其实,生活的的阅历,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无论是什么经典,什么知识,只有真的跟我们的生活产生真正的密切关系,你才能感受到他的价值。
国学不好吗?问一百个人,一百人都会说好。
浚铠妈-陳境墨:有关系才有价值。
华老师:可是,有多少人有坚持读呢?
既然认为好,可是为什么不读了?
看似有点矛盾,其实答案很简单。很多朋友还没有看到经典的价值,或者说给他带来的价值。
国学经典,它是浸润式的,不能一下子把好处和利益拿出来。不能数数,不能称称斤两。于是很多人放弃了。
炜圣妈—林小梅:是啊,现在的人心都太急了。
炜圣妈—林小梅: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华老师:这几天看到大家在内化,在思考,在谈感悟。我就在想,能有那些感言的朋友好幸福。
因为,只有当经典跟自己真正产生关系,经典的价值就会展露出来,也将长养我们。
读经典,很多人望而却步,都觉得太难了。
但经典里面并不是都晦涩难懂的。
靖博外婆—饶爱兰:是的,读着读着就能懂一点。
博睿博韬妈—陈惠:有些也是通俗易懂的。
靖博外婆—饶爱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华老师:看到大家的分享,就感受到大家在内化,在思考。
炜圣妈—林小梅:很多人是看都不看就直接说不懂。
博睿博韬妈—陈惠:是看都不看就直接排斥了。
华老师:其实,我想,过去的读书,都是不停的读,是有道理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过,他的启蒙老师就是让他读,也不解释。
靖博外婆—饶爱兰:素读原文。
华老师:当他想问老师是什么意思时,先生告诉他,长大就懂了。
后来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多,他成了大家。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除了分享,我们要坚持素读之外。
想要提高自己。多关注群里其他人的分享,会给自己启发。就坚持思考,那些给你带来启发了。能用到生活了。
博睿博韬妈—陈惠:巧借外力,学习优秀的别人。
华老师:我觉得抱团一起挑战,然后分享心得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大家一起努力吧。用经典指导我们的生活,做幸福的育心人。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了。
一起坚持,抱团挑战。
博睿博韬妈—陈惠:谢谢华老师的分享,勤素读,勤思考!
靖博外婆—饶爱兰:一个人走不远,一群人一起走,走的更远、更稳。
果果妈-贺晓燕:感谢华老师的爱心分享!一起抱团学习,携手坚持。
伟圣妈—林小梅:感谢华老师的爱心分享!一起抱团学习,携手坚持。[玫瑰]
果果妈-贺晓燕:学习经典,看眼前,好像是无用,但看长远,是大用。奠定孩子做人做事的基础。
孩子的特点,是记忆力超好,我们就利用好孩子的这一特性,陪着孩子坚持素读原文就好了,让经典智慧植根与孩子的内心,定会有用的时候。
我们大人理解力比孩子好,可以边熟读原文,边听课学习,边体悟,同时学以致用,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慢慢会用了。
所以,素读经典,看似无用,却是大用。
浚铠妈-陳境墨:就像昨天浚铠看到突然狂风暴雨,他突发奇想马上写了一篇小日记,就把最近读的小古文的句子用上了,平时也就读而已,没给他解释,他就记住了。
果果妈-贺晓燕:让经典智慧指读我们的生活,让生活经典化,人生境界,眼界格局自会大不同。
浚铠妈-陳境墨:我还以为他写错了,什么五色无主,我没读就不懂了。
果果妈-贺晓燕:是的,很快就学以致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