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去参加一个美食节,遇见了一位小学同学的妈妈,很热情的打了招呼。
她说,如果知道我也来,就把女儿带来了。
其实我知道,我们现在的关系,已经不足以把她约出来。
想起妈妈劝弟弟弟别宅在家,多出去找朋友玩玩,比如xxx。
她口中的xxx可能是曾经的邻居,也可能是从前和弟弟玩的比较好的同学。
多年过去,我很少再在我弟口中听到他们的名字。
你应该也有这么几个好朋友,曾经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随着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再见却只剩相顾无言。
02
我们与朋友是怎样渐行渐远的呢?
上个假期,我们组织了一个小聚会,都是关系处得还不错的小伙伴,有一位朋友很纠结来还是不来。
我询问原因。
“明天我一位小学同学的孩子满月,邀请我去做客,但是我想来参加你们的聚会。”
“你们关系如何呢?”
“小学的时候关系可好了。
一起上课,一起回家,一起瓜分五毛一包的辣条……
但是她很早就辍学嫁人了,现在坐在一起,感情基础还在,却已经找不到什么话题了。我和她说大学里的精彩生活,她却只想跟我说孩子今天没有哭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些,就没什么可说的。
虽说有一些共同的记忆,但是当那些情怀与回忆被反复咀嚼过后,便会觉得食之无味。”
在孩童时期,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结交朋友的依据也差不多相同,只要大家在一起玩得开心就好了。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思想观念、教育经历的不同,将我们划分成不同的人。
本来是在一条道路上并前行的伙伴的,但在某个岔路口,彼此有了不同的选择。
你关心远方与未来,他关心苟且与现在
你担心考试会不及格,他担心孩子吃不下饭
你说今年的荷花开得很美,他说苹果与西瓜还是去年的比较甜。
你不理解他,他也不会理解你。
所以待到再次相遇的时候,会给予彼此一个最纯真的笑,却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也就不会去为某段感情的戛然而止而黯然神伤。
因为我们开始明白,朋友之间感情变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就像恋人会老,青梅会酸,一切不过就是时间这个小偷在暗中作祟。
03
舍友分手的那个周末,我陪她逛街。
她突然说:
“其实谈恋爱也没几个意思,不过是把空余时间都花在了对方身上,男朋友能做的事朋友也能陪你做啊。”
“哈哈,那你以后就把我们当做你男朋友吧。”
其实这话也不错
生物学上说,人脑会分泌一种物质,叫做“催产素”
催产素会让人在人际交往中传递出爱的信息,在夫妻和恋人之间,催产素是“爱的催化剂”,而在朋友之间,催产素就是“友情的催化剂”。
交朋友也像谈恋爱,人越长大,越不想追求表面上“玩得来”的朋友
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依靠与寄托,追求一种安全感
有些东西不能够找家人或者恋人说,朋友就成了一个情感的输出口
是否能够在情感上产生更多的共鸣,成了比是否都喜欢吃石锅拌饭更重要的友情指标。
04
由于地域原因,我与几个朋友可能一年都见不上一面,只是在线上偶尔有些交流
但是透过朋友圈与空间,还是能够感受到彼此身上相同的气质
契合的三观,共同的追求,以及差不多的烦恼
所以一有时间见面或聊天,就会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与珍重感。
即使不能经常联系,却都坚定的彼此信任,彼此牵挂。
小时候不喜欢鲁迅,总觉得他写的文章就是用来折磨中小学生的,逻辑混乱,晦涩难懂。
等到知世事时再来回味,便会深知当时的幼稚。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05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则漫画家喃东尼的作品
岁月在变迁,彼此在成长。
不管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
不管现在我们彼此的关系如何
都衷心的祝福你,平安喜乐,前途光明。
还有,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文|马儿
图|源于网络
❤
“我老朋友的新朋友,请对我的老朋友好一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