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迟钝’的优越之处

      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距今约有几十年了,那时我还是个小白作家,加入了一个文艺沙龙,这个沙龙里不乏才华横溢的作家,每月都会有一次聚会,大家交流写作心得。后来这个沙龙陆续产生了多名获得文学奖的作家。通过这个沙龙我认识了一位我认为最有才华的作家o先生,当时他已经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小说了,只要你读过他的作品,其才华便一目了然。

        当时新人作家经常会遇到退稿事件,那种打击之大,常会令人变得非常消沉,而我一般都会在一通抱怨后,埋头喝上三天三夜,酒醒后摆脱郁闷,然后重燃创作欲望。而o先生却不同,他有高于其他人的才华,以及极强的自尊心,使他受害更深。当我去探望他的时候,他不住的叹气,一副阴郁暗淡的神情,根本没有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斗志。意志消沉让他失去了很多发表作品的机会,几年后他在文坛上消失了。

        以上是一名作家在创作初期经历的一个关于钝感力的事例。作家通过这件事顿悟到,在创作的路上,有益的钝感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并坚信钝感是一种才能,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迟钝,在以往是个贬义词,在这里却有其优越之处。挨骂了,却不在意;受挫了,能及时调整好心态。那种没心没肺的状态,说不定还能让人更长寿。用王小波的话说,活下去的诀窍: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的愚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