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工作重点:
1. 考虑明天要开会的内容,并对本方法的可用性做阐述。
2. 如果这些想法走得通,那么具体该怎么实现?现有的代码哪些可以重用?
对方法可行性论述:
开会待讨论问题:
一切以检索效果超过60%为目标,先走通大概流程,然后再对一些个例做避免修改。
1. 对Loop方向的划分是否得当?
2. 对虚线Loop应用,以及依赖关系的可行性。
( 附属Loop其实都不叫做附属Loop了,因为它既可以当做特征Loop,也可以当做附属Loop。)
3. 综合前两点,对确定Loop特征的可行性做一个讨论。
4. 复合特征才能生成的Loop,怎样定义它的单一Loop?(归纳文章的问题2)
5. 对于Sketch以及实际模型的某些偏差,该怎样尽量弥补?(归纳文章的问题7)是一个关于怎样保持Sketch跟实际模型一致性的问题。
6. 对特征类别的数量多少为佳?完备性概述。(是否可以表示全部的特征)
# 根据库里模型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给出常见Loop集合;
#根据Loop集合在正面和侧面可能的生成特征给出两个方向上的单特征列表,而这些列表就形成了我们的特征类别。
# 这些类别因为含有Others Ext,所以对不同Shape的拉伸都可以表示(接下来论证对工程意义上,或者Sketch的Loop都能用这些特征表示)
7. 论证是不是2DLoop肯定对应到3D的基本特征?
# 如矩形包含两个相邻小矩形,小矩形就没有实际意义的。
8. 对Loop分类,一是本身对应到单个基本特征,二是必须和上下文Loop才对应到3D特征。
# 第三类是那些本身对应到多个复合特征的,需要取舍。
9. 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方向的特征?
# 如果可以确定大致的特征增长方向,那么特征列表就可以缩小到对应方向的特征列表,这样对于确定Loop的特征有很大的提升。 并且,对于模型,它的特征生成方向一般比较单一,所以可以确定一个特征生成的主方向的。
# 但是如果在大致的特征增长方向上面判断错误,可能会增加误判的可能
(但是误差率这里说不好,如果没有增加方向,特征列表越多,判断实际特征会更困难,误差率也上升的)
关于代码实现的一些想法:
1. 实现代码模块之前,要实现绘制一些状态转移图,无论是对启发式规则,还是类类型,这样代码写起来简单明了。(以后总结归纳也要用到的)
2. 实现的时候,虚Loop与实线Loop的包含关系应该要分开另外存储。即,实线Loop之间的相邻包含关系占一个存储空间,与虚线Loop的关系占另外一个存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