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4

今天工作重点:

1. 考虑明天要开会的内容,并对本方法的可用性做阐述。

2. 如果这些想法走得通,那么具体该怎么实现?现有的代码哪些可以重用?

对方法可行性论述:


开会待讨论问题:

一切以检索效果超过60%为目标,先走通大概流程,然后再对一些个例做避免修改。

1. 对Loop方向的划分是否得当?

2. 对虚线Loop应用,以及依赖关系的可行性。

( 附属Loop其实都不叫做附属Loop了,因为它既可以当做特征Loop,也可以当做附属Loop。)

3. 综合前两点,对确定Loop特征的可行性做一个讨论。

4. 复合特征才能生成的Loop,怎样定义它的单一Loop?(归纳文章的问题2)

5. 对于Sketch以及实际模型的某些偏差,该怎样尽量弥补?(归纳文章的问题7)是一个关于怎样保持Sketch跟实际模型一致性的问题。

6. 对特征类别的数量多少为佳?完备性概述。(是否可以表示全部的特征)

 # 根据库里模型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给出常见Loop集合;

  #根据Loop集合在正面和侧面可能的生成特征给出两个方向上的单特征列表,而这些列表就形成了我们的特征类别。

 # 这些类别因为含有Others Ext,所以对不同Shape的拉伸都可以表示(接下来论证对工程意义上,或者Sketch的Loop都能用这些特征表示)

7. 论证是不是2DLoop肯定对应到3D的基本特征?

  # 如矩形包含两个相邻小矩形,小矩形就没有实际意义的。

8. 对Loop分类,一是本身对应到单个基本特征,二是必须和上下文Loop才对应到3D特征。

 # 第三类是那些本身对应到多个复合特征的,需要取舍。

9. 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方向的特征?

  # 如果可以确定大致的特征增长方向,那么特征列表就可以缩小到对应方向的特征列表,这样对于确定Loop的特征有很大的提升。 并且,对于模型,它的特征生成方向一般比较单一,所以可以确定一个特征生成的主方向的。

 # 但是如果在大致的特征增长方向上面判断错误,可能会增加误判的可能

(但是误差率这里说不好,如果没有增加方向,特征列表越多,判断实际特征会更困难,误差率也上升的)

关于代码实现的一些想法:

1. 实现代码模块之前,要实现绘制一些状态转移图,无论是对启发式规则,还是类类型,这样代码写起来简单明了。(以后总结归纳也要用到的)

2. 实现的时候,虚Loop与实线Loop的包含关系应该要分开另外存储。即,实线Loop之间的相邻包含关系占一个存储空间,与虚线Loop的关系占另外一个存储空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自省很难。 可能对不少精英和理智派而言,“自省”是自然而然或小有思考即可完成的小事,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
    燕来小记阅读 2,750评论 0 1
  • 新浪存档: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f7b8c700102v00q.htm...
    silencefun阅读 1,358评论 0 0
  • 今天工作重点: 1. 根据特征列表,举例对Loop特征的生成过程模拟,确定生成过程的启发式规则; 2. 对特征列表...
    sunny_aday阅读 2,415评论 0 1
  • 几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1. 为什么是这些Loop集合?为什么是这几种特征类别? 2. 从工程制图的规则上(行业准则...
    sunny_aday阅读 1,267评论 0 1
  • 一. 关于处理环的顺序: 1. 先大致扫一遍所有的Loop,考虑特征增长方向,并将那些可以唯一确定特征的Loop先...
    sunny_aday阅读 1,87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