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从早到晚一直在单位里坐着,哪怕是中午的午休时间也是坐在办公室上上网,随便晃一下时间就过去了,大部分的中午填满了各种主题的会议,如果一直连轴转的话,到下班的时候差不多头晕脑胀,直接导致心情不好。
后来,强迫自己中午走出去,哪怕附近逛一下也挺好,就是想换个环境。曾经以为自己的生活一潭死水,就像一面毫无波澜的平镜,什么颜色也没。直到有一天,忽然顿悟,生活的底色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完全可以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放松心情,换个环境,或者充充电,都可以。从有这么一个想法到落地,还没那么容易,不过也想了很多办法,各有利弊:
1、 [endif]去离单位1.2公里左右的某大型图书馆,计算了一下时间可以坐一个小时。但走路来回也要半小时左右,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经常懒得去。不过,走一走运动一下,看看书,让心静下来,也挺好的。
2、 [endif]去单位附近的一个街道图书馆,走路五分钟即到,可以坐一个多小时。不过,那里环境很一般,而且中午人多,有点嘈杂。
3、 [endif]去单位附近的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但需要消费至少35元,每天都去的话,成本太高了。偶尔去一下还可以。
4、 [endif]每周约个同事或朋友一起午餐,可以考虑列入计划之内。也尝试过几次,其实一直在努力尝试。
5、 [endif]去附近的公园转一转,附近的几个特色公园还是不错的。就是需要穿过几个马路,春天会去,冬天就懒得去。
6、 [endif]去附近的大学里看一下,可惜单位附近的那所大学比较小,又太高大上,去了几次除了遇见一群群的美女和帅哥之外,啥也不知道什么了。本想找里面的教室,可没找到。
7、 [endif]逛街,不一定购买,但可以一饱眼福。单位处在市中心,各种特色风格的小店还是很多的,当然价格也不菲,看看,太多也是负担,有点酸葡萄心里吧。
……
实际呢,最终的实施计划绝对不止以上这几类,实践了很多很多种,大部分情况是一个人,越来越喜欢一个人了,一个人逛街,一个去图书馆,一个人散步,一个人运动,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
不过,依然没有稳定下来,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当然也不可能有吧,不可能有理想的那种环境。理想的地方,有一个温暖舒适的懒人大沙发,一个暖色调的圆桌,一杯热饮,如果再有轻柔的背景音乐那就再好不过了,但这样的地方如果不自掏腰包,很难找到。自己的要求也未免太高了。
今天中午下雨,一看下雨有点想偷懒,又不想出去了,但我知道,如果在办公室不可避免地会闲聊几句,拉拉家常,上上网,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毫无益处。所以,撑起伞,拿上书,立刻奔出去。到了某文化馆四楼,竟然发现一个理想的落脚点,虽然也会有点声音,但已经让我非常满意了。看了一会书,眯了一会,下午上班时候,不止精神好很多,心情也好很多。脱离了那样一种环境吧,既然中午的这段时间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不必窝在办公桌前,那么就要做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明后天的中午又被我安排了会议和活动,但那是我心甘情愿的,就会毫无怨言,而且心生欢喜。
生活的底色靠自己去描绘,还可以再努力一点点。
儿子问我:“妈妈,如果你出一本书,那么书名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说:“即使无人欣赏,也要骄傲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