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心情不是特别好,也不知和谁说说话比较好,只能打开朋友圈,想看看好朋友的动态,但是点开她的朋友圈,里面却在显示了三条链接之后,一条横线,“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心里突然又像是泼了一盆冷水,又像是溺水了似的,失落和郁闷同时涌上心头,后来叹叹气,唉,算了吧,便放下了手机。
朋友圈就像是一个不夜城,24小时不间断地上演着形形色色的动态,大家乐此不疲也好,百无聊赖也好,都在窥探着别人的生活,也展示着自己的点滴,就像有句话说的“你的生活我不想错过”,我们不停地点赞着,不停地评论着。
这里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有的人展示着自己挥汗如雨,健康低脂的健身生活;
有的人有钱任性,晒着自己世界各地旅游的美食、风景、豪华酒店,漂亮照片和旅行中新奇的见闻;
有的人家庭美满,和谐幸福,分享着和家人一起的温馨时刻;
有的人朋友多多,开怀畅饮,亮着和朋友们撸串唱K的丰富生活;
有的人记录着勤勤恳恳,加班奋斗,创业融资的自我成长的过程…
看着这些点滴,我不由地觉得自己的生活相比于他们来说真的是太贫乏,太无趣,没有他们的热血,没有那么有趣的生活状态。每天的生活就是单位、饭堂和也称不上什么家的房子,下班了换个地方再做做工作,或者对着电脑写写也无处诉说的话语,无聊了就去街边溜达溜达,买点饮料吹吹风…
但是回翻看看自己的朋友圈,我把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圈也打造得很热闹,今天分享一个有意思的段子,明天分享自己写的小文章,后天拍个风景,再放上一张笑容灿烂的自拍,再别的时候,放上一些美食的照片。朋友圈里的我,看起来就是个阳光快乐自信的人。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就像刚才描述的,回到房间里,就灰头土脸的宅在家里写写小文章,为写不出来抓耳挠腮着,焦虑着七天蹦出六字来。桌子上凌乱地摆着许多东西,冰箱里以前买的零吃动也没有动过,没事就是抓着手机,刷着朋友圈,刷着微博,像是个宅女。
朋友圈里上演的生活和我们真正的生活并不一样,那里是我们想要给别人展现的一种理想的形象,而朋友圈之外,是平常、简单甚至有些简陋的状态。
或者朋友圈可以比喻成一个演员,朋友圈是他的人设,朋友圈之外是他这个人本身,就比如郑爽抽烟,这个事情被曝出来时,人们唏嘘郑爽清纯的人设崩塌了,但其实清纯的那个形象只是她的人物设定角色,是很完美的形象,而抽烟的那个她,才是人设之外,她真正的性格和生活。
和人设容易被标签化一样,朋友圈也是一个标签化的地方,我们发现能在朋友圈风靡的东西、事情或者人物,都是带有一种标签的,借助这个标签,我们也想说,我们也是具有这个标签属性的,我们也是酷的,潮的,跟得上这个时代的。
白天的朋友圈和深夜的朋友圈还是不一样的,白天我们谈笑风生,以满格的电量和周围的人积极地互动着,给自己加油打劲着,可是到了晚上,当一个人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的时候,一种孤独感迅速蔓延,浸透着每一寸肌肤。
白天看似傲娇嘻嘻哈哈哈气场强大的女王,发了一条很丧很丧的状态,好像又在想念那个她几乎不怎么提到的前男友了。
一向发励志美文的老张,忽然发了一首萧瑟的诗,原来他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没有自信的时候。
大大咧咧看起来没心没肺的娇娇,在夜里又分享了一首陈奕迅的歌,似乎歌词替她诉说着一些她平常跟谁也没提起过的事情。
平常笑靥如花,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享受生活的楠楠,突然发了一条世界这么大,何处才能有个容身的地方,突然她的气息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
这些微妙的情绪流露,就像吸血鬼一样,他们见不得白天的阳光,会在第一缕光投射进新的一天的时候,适时地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又会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肆意地涌上来,撕扯着我们备受煎熬和矛盾孤独的灵魂。
他们的消失其实也是我们期望的,因为谁都不愿意自己的软弱暴露在最炽烈的阳光之下,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的软肋。我们学会了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怕这种生活点滴分享得太多了,周围的人会觉得我是一个行走的负能量,从而疏远我们。
在我生活中,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我也会和身边的朋友或者是亲人说说自己有点难过的心情,但是说出来他们觉得我实在是太矫情了,多大点事,是我掉到负能量漩涡去了,他们要苦口婆心地把我从负能量的旋涡中拉出来,而那时,其实我不需要他们把我拉出来,我希望的只是他们能听到我心中的难过和无助,看到我人设背后的真实心情就可以了,我便知道他们是理解了我的,我也会自己脱下披在身上的负能量外衣,再披上正能量的外衣,从内而外,成为一个真正阳光的人。
有时候,我们看起来很丧,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是披着负能量外衣的正能量卧底。而当无谓的张口、失落之后,那些深夜里的辗转反侧,那些不开心的情绪,我们决定还是留给我们自己消化吧,每天发发无关痛痒的段子,晒晒风景,分享些社会热点,我们学会了管住我们无处安放的焦虑,不许它们出了笼子。
以前哭的时候,想找人安慰,现在哭的时候,只怕别人看见。我们希望被别人想起的时候,都是我的美好,而不是负能量爆棚,我们还是抵不住会在意别人眼中自己的形象。
于是连我们想要摆脱别人的评判的时候,去设置一个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时候,都要左思右想,前思后想,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是屏蔽了某人,是不是觉得我心有提防。
我也曾在某个心情不是很好的时候,更新了微信,想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也是经过了一番苦苦地思索,考虑了其他人的感受,最后我发现了这样做的终极原因和结果,于是我放弃了这样的做法。
我发现我想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在思考了所有其他人会怎么想之后,其实最终极的原因是我更期待从这样的设置中得到的别人对我的关注,我希望有人能发现我的朋友圈仅对他们三天可见,然后心里顿生疑惑,关注到我的这个新变化,然后能够想起我。
而我又进一步想了一下,我想到了QQ,这个我们80、90后的中老年人不怎么玩的社交软件,曾经我们以为我们突然下线了,有人会关心,会发留言给我们,但当我们再次登录的时候,发现根本没人找我们,或者就好像我们手机关机了之后,我们心里百般焦急,担心谁都联系不到我了,但是当开机之后,我们发现TMD一个联系我的人都没有,这种失落好像有点猛烈,而且既然已经知道了结果,我也不想再去做这个试验,不然反倒显得自己比较幼稚,自导自演了一出只能感动自己的戏码。
其实那些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的人,他们和我描述的心态一样,渴望的是更多的人能和他真实的沟通,而不是通过朋友圈,这个带着面具的人设去和他们交流。我们都希望有人能真实地通过我们面对面地聊天,通过我们的一颦一笑,通过我们的言谈举止去了解我们,和我们建立起强关系。
但是我还是希望我的朋友,你们不要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成仅三天可见,在这个我们渴望面对面真实强有力的交流并不是总是一种选择的时候,也许我们有的时候会在自己失意的时候更习惯于把自己单独裹起来,你的朋友圈就像是一道风景,让我时时刻刻都还有一个窗口去瞄到你的生活,知道我们之间还是有着联系的。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有的时候又比现实真实很多,它是我们逃避现实喘口气的出口,尽管有时候在朋友圈上,我们也并不是真实的自己,但这个地方或多或少都是更多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而现在连这个窗口你也要关闭了,再让我们硬生生地都会到仅有的现实中去,承担所有,不免有些太过残忍了。
这个世界总有人在偷偷关注着你,他们让我们知道我们和他们其实是肩并肩地在这个世界一起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