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史上五次合纵攻秦

《芈月传》中的公孙衍

第一次

时间:公元前318年

发起人:公孙衍

参与国家:魏、楚、赵、韩、燕、义渠

纵约长兼形象大使:楚怀王

秦国领导人:秦惠文王

秦国抵抗将领:樗里子

战果:失败。

樗里子主动出击,猛打楚军。时楚国受秦威胁不大,楚怀王心存观望、态度消极、怯场退兵,间接导致合纵失利。

《芈月传》中的樗里子和秦惠文王

孟尝君绣画

第二次

时间:公元前298年

发起人:孟尝君

参与国家:齐、魏、韩

纵约长兼形象大使:孟尝君

军事顾问(军队实际指挥者):匡章

秦国领导人:宣太后

战果:成功。

合纵大军攻入函谷关,宣太后被破割地求和。在战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匡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把函谷关绕过去的不算)。

特别说明:此次合纵孟尝君选择的时机极为刁钻。因为前几年秦国的武王跑到洛阳玩儿举重把自己给玩儿死了,由此引发了秦国三年的内战,打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齐国当时的国力又不是盖的,在此等情况下,秦国才吃了大亏。

但是孟尝君旨在泻私愤而非报国仇,采取了近交远攻的错误路线,他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在秦国割地之后,为防止三晋实力壮大,浅尝辄止,没有再继续扩大战果,对秦国打击不算太大。


《芈月传》中的苏秦

第三次

时间:公元前287年

发起人:苏秦

参与国家:齐、赵、魏、韩、燕

形象大使:赵惠文王

纵约长:李兑(赵国实际掌权者)

秦国领导人:宣太后

战果:名义上成功。

实际上没有打起来,秦国割地,并取消了帝号。

特别说明:以后详见《苏秦之意不在秦》。


信陵君魏无忌绣画

第四次

时间:公元前247年

发起人:魏无忌

纵约长:魏无忌

形象大使:魏无忌

军事顾问:魏无忌

参与国家:魏、赵、楚、燕、韩

秦国领导人:秦庄襄王

秦国抵抗将领:蒙骜

战果:成功。

魏无忌在河外大败秦军。蒙骜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魏无忌一路穷追,秦军在撤退途中又被打散,蒙骜尽最大努力收拾残部直接退守函谷关,五国联军这才鸣金收兵。两个字形容这一次合纵,漂亮!


《芈月传》中的春申君黄歇

第五次

时间:公元前241年

发起人:赵悼襄王、魏景闵王

参与国家:赵、楚、魏、燕、韩

纵约长兼形象大使:春申君

军事顾问(军队实际指挥者):庞煖

秦国领导人:秦王政(实际领导人为吕不韦)

秦国抵抗将领:王翦、李信

战果:失败。

战争一开始,联军在庞煖的带领下,绕过了函谷关,北上破萧关进入秦境。秦国措手不及,大军直接开到了临潼,我们知道,潼关也是天下雄关,联军久克不下,怎么办呢?庞煖再次做出惊人之举,把潼关也给绕了过去,直取咸阳。秦国人一下儿傻眼了:还有这种操作?!这相当于给秦国来个斩首行动啊,大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意思!

吕不韦一看庞老爷子是这么玩儿的,那打到咸阳只是时间问题。于是率兵出咸阳、迎庞煖。值得一提的是,他率领的这支军队中,有两颗冉冉升起的将星——王翦和李信。两军最终于蕞城相遇,此地据咸阳仅仅只有70里。

双方对峙,吕不韦派人到楚营吓唬春申君(两位窃国者的交集),黄歇直接被吓跑,连声招呼都没给庞煖打。然后王翦和李信夜袭赵营,庞煖一人和王翦、李信打得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虽未取胜,但亦无败。

最后由于纵约长兼形象大使的春申君都跑了,合纵大军也就撤走了。



总结

从这五次合纵可以看出,只要关东六国同心、联起手来,秦国是招架不住的。

而第一次和第五次合纵的失败,皆是由楚国人的主动撤退引起的。唉!楚国人可真是不靠谱儿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五、楚灭鲁 鲁国是周礼之邦,居泗上十二诸侯国之首,历来是魏、齐、楚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魏势渐衰后,齐、楚对泗上霸权...
    皇氏三墳阅读 4,464评论 0 0
  •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认为养成一个新习惯大约需要30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而...
    RaisinIsland阅读 1,150评论 0 1
  • 古人说:善门难开,善财难舍。我说,其实我就是免费送点儿吊兰和芦荟的幼苗而已,老天你要不要这么给力,直接一健设成戏剧...
    竞走的蜗牛阅读 1,092评论 0 0
  • 轻描淡写不是你的做派, 却又是什么风把你吹来。 你就这样潦潦草草几笔, 你就撇下我们毅然离开。 灰色的冬天人身冷心...
    木貞ma阅读 1,215评论 0 0
  • 男女平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虽然依然有一部分女性在孩子出生之后选择回归家庭照顾孩子,但大部分女性还是选择在孩子入学...
    校动阅读 2,63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