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悠闲又美好的一天。因为是周末,可以全心地放松下来。下午我们全家在櫻花公园搭帐蓬野餐,在天地间度过一个下午的时光。
我照例带了书出来。这是我的习惯,仿佛只要我手里有一本书,这天地便任由我遨游。出来消闲,当时是看闲书。我带的是杨绛的《我们仨》,这是一本小书,刚好一个下午看完,写的是钱钟书、杨绛和女儿圆圆一家的家常日子,那个时代的苦难和奔波,被轻轻带过,那日子里泛着天然的温情和书香,合卷余韵悠长。
我翻看扉页,这本书是2014年买的,6年后的这个下午,我方才读完。我相信所有的相遇,都不是无缘故的,就像这个下午和这本书。
我突然想起,宋老师发给我的一张女孩照片,邀我写文章,我应承下来,却一直久未落笔。说实话,我一直对那张照片没有什么感觉,所以写不出来。
今天,我的情志还一直徘徊在杨绛营造的民国意境里,想起这张照片,从手机里翻出来看时,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照片里,冬季落雪的午后,撑着一把花瓣伞的年轻女孩背影,温和、清丽而孤独。
她大概没有想到,自己日常生活的某个瞬间,被人捕捉、定格,成为艺术,被品读。
也许,她正要赴一个男孩的约会。对方留着飘逸的头发,笑起来明朗而温暖。这是她们的第二次约会,双方都在隐藏着内心的雀跃欣喜,谈话间,眼神躲闪,不好意思直视对方。那种想要靠近,又忐忑的紧张,是他们正在经历的最美好爱情,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片段。
也许,她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推开门,一边换拖鞋,一边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妈妈在厨房做饭,爸爸在布置餐桌。只听她们回复:“换衣服,洗手,马上吃饭了。”今天的晚餐,没有什么特别,依然是妈妈常做的青菜和鱼。那味道太熟悉,只有离家后才知道,原来那是这世间最好吃的菜。这样度过这平淡、平安的一天。
也许,她独自一人生活。回家后,简单地热了冰箱里的饭菜吃完,卸妆、洗漱、完全放松下来。一边播放一个短片喜剧,一边收拾房间,累的时候,就早早睡下。通常,打开电脑,写作,或者是学习某个新领域,独立自在。
这些都是,我脑海中的美好画面。平凡人能够抵达的人生,而当我们终于懂得平凡的珍贵时,便是,也包容了岁月的不美好。如此之后,才是打开心智的美好领悟。
这个从日本传来的美好背影的女孩,我不知姓名的女孩,愿她平生顺遂。如果不能,愿她不白白经历人生风雨,在风雨后成长得坚韧、美丽而优雅。
这是,这个午后,杨绛、这个女孩和我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