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痴爱读三毛的书,每晚必读几篇才入睡,为了不让爸妈发现,压在棉絮下面枕着入睡,沙哈拉的沙子,加纳利那群岛的海浪都会扑进梦里来。起夜后回床前,都会赤脚走上阳台,看看月亮,想,真是月光如水。什么是浪漫,年轻本身就是。
《雨季不再来》,混在有趣《沙哈拉的故事》和《稻草人手记》中,不太喜欢。想来,大概因为这本书,通篇是三毛在描摹自己并不太美好青春期,就像潮湿的雨季,绵绵密密,避不开,躲不过,阴暗的角落会发长毛,不知道哪天才会放晴,又无能为力,就这样和老天,和父母,和一切别扭着……同样是青春期的我,已经在雨季中,自然是不喜欢的。
转眼,我的女儿也11岁了,我早已不读三毛。当女儿第一次锁门,拒绝我进入;当她高高兴兴独自去上辅导班;当她和小伙伴逛街,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远……一个个背影告诉我,女儿在长大,她的青春期就要来了。
我还是原来深爱她的妈妈,这是永远不变的,但我与女儿的相处模式应该发生变化了。
青春期的孩子,既需要父母,又想推开他们,她矛盾而别扭,反反复复试探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边界,寻找自处的方式。我应该怎么做呢?她仍然需要温暖的怀抱,接纳的港湾,但绝不是一个亦步亦趋的保姆,一个发号施令的指挥。她应该需要一个智慧的教练,一个亲密的朋友,一个可以跟随和崇拜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