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美的初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装订精彩的小册子,布面精装,内附绘图,翻阅之中妙趣横生——对美学大概有了些粗浅的了解。

真、善、美——科学、实用、美学,是生之为人的三种追求,简单来说便是思考的三种维度。

美学维度开宗明义,何为美?此题甚大,需要细细拆分。

一种美是“自然美”,概念简单:事物的常态,花好月圆为美,春华秋实为美,山水清音为美。而光潜先生文章中所谈的美,是“艺术美”,即人在欣赏艺术品时,物与情趣的交感共鸣。

物指艺术品,从欣赏角度来说,艺术品要离开现实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可以使人不被现实中实用性的利害牵绊,“犹如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才能进入美学维度;从创作角度出发,艺术品是人之情趣借助某些具体的意象通过表达技巧重组排列所创造的,在艺术品之内涌动的是人之情趣,在外表现的是具体意象,内外意掩映,此之谓艺术品。

交感共鸣源于欣赏。欣赏的过程是以直觉赋予意象含义,创造意境,所创意境可以和个人情趣形成共鸣。正是光潜先生说的“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欣赏依靠直觉,直觉并非联想,联想夹带着思考成分,或是想到了什么故事,或是唤起了什么记忆,爱屋及乌的联想,已经脱离了艺术品本身。直觉不带思考,是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忘却一切实际,方为美感体验。这其中的幽微之处只能在面对艺术品时略得体会。

欣赏的前提是了解。生平背景历史信息,主要目的是熟知艺术品——首先得知道你在看什么——对艺术品本身都不了解,是没办法谈欣赏的。

创造与欣赏一脉相承,此书的后半部分就着重于艺术的创造。

在欣赏的过程中已创造出意境,在进一步,将所创的意境外现,就是创造艺术。意境之外现,乃情趣之表达。想要众人领略同样的情趣,则需要借助媒介与技巧。这需要操作层面上的学习,学习旧有经验,多加操练即可,不在话下。

将审美与人生相连,有些个人体会。

以审美态度面对人生必然得到无牵无挂忘却利害的豁达,在刹那间,妄念俱灭,识心见性,与佛地无异。反观当下,美与文艺总被粗俗地滥用甚至于抹上污名,都是对灵魂的亵渎。想到此处,不禁黯然,毕竟灵魂的自由,就是欣赏艺术时体认的美。

                                                          2018.1.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我们对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直觉...
    pauletta阅读 2,907评论 0 2
  • 1 孤身往返这条路 步履歪斜像醉了酒 进进退退 像野风居无定所 雁群往我归来 雏鹰试飞,白鹤亮翅 瓦蓝瓦蓝天色下春...
    树梢的雪阅读 200评论 4 5
  • 目前很多APP都要求支持Https通讯,现在大多APP都是AFN框架之上实现的网络通讯层。以下讨论了一下,AFN ...
    gouyz阅读 1,033评论 0 2
  • 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走在乡间小路上,风吹着路两旁的银杏,沙沙地响着,迎面过来的还有一股清香,环顾四周一看,才惊觉...
    好人难遇阅读 215评论 0 0
  • 我不知道,忘记一个人是不是尽快投入一个新的感情。 我知道,我找不到你了。 我们分开一年了,去年元旦我见了朋友介绍的...
    虾米不是球阅读 678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