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随笔

内乡县衙被称为中国第一衙。是中国古代县衙建筑的历史标本,也是衙署文化研究的发祥地。自幼生于内乡,少小离家。长大奔波东西,追名逐利。对县衙认识肤浅,止于表面,身在此山,不识云雾。如今再游县衙,才知县官衙文化博大精深,源渊流长。

内乡县衙之所以闻名遐迩,卓而不群,不仅有它的独特魅力,更有它的厚重底蕴。

一是楹联警世。衙内悬挂一副名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诠释了为官为民应抱守朴素理念,心怀平常之心。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官尽责,造福一方。与范仲淹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是牌匾省世。“天理、国法、人情”六字牌匾,乃为官行为准则,也是人际关系规范。做官能合天道天理,守国家法规,顺民情民意,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做人要守天地良心,遵公德良俗,懂人情事故,才能俯仰无愧,顺风顺水。既遵循了万物平衡的自然法则,又彰显了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

三是诗人情怀。宋代诗人元好问曾在此任职,他的诗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直击心灵,感天动地。人与人之间那份纯粹的情感,无论历经任何的时空逆转,命运捉弄,颠沛流离,依然坚守初心,至死不渝。彰显了信仰的至高无上,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让人缅怀梁祝,化蝶双飞,千古奇缘。憾天地,泣鬼神。

四是桂花飘香。县衙内生长着一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元代桂花树,历经沧桑,堪称一绝。每到金秋十月,桂花怒放,十里飘香,沁人心脾,滋润四方。仲秋月圆,把酒赏月,暗香一城,满腹相思。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具体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去的内乡县衙,据说它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那次出游一块去的有好多人,拖家...
    红尘怡风阅读 1,595评论 9 35
  • 国庆游内乡县衙,是保存非常完好的一处衙门古建筑,内古机构部门非常完整。监狱,税务处,大堂,刑部等,按左武...
    一路凡花阅读 187评论 0 2
  • 内乡县衙,位于内乡县城东大街,是中国古代的官署衙门,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也是中国古代官衙建筑的历史标本。听导游讲...
    浅时兮阅读 331评论 0 0
  • 内乡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月3日,为弘扬节日传统文化,内乡县衙...
    遇见旅行阅读 883评论 0 0
  • ——骆问礼《民心公论序》写作缘起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在诸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百姓依然靠天吃饭,...
    弘虫阅读 1,88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