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的五个常见误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个误区:你不需要太久的睡眠。

    网络上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认为只要睡眠质量高,人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也没问题。纽约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瑞贝卡·罗宾斯(Rebecca Robins)最新研究提出,“如果总是只睡5个小时或是少于5个小时,会大大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长此下去甚至可能缩短预期寿命”。他建议,人们应该尽量争取每晚睡足7到8个小时。

第二个误区:上床前喝酒有助于睡眠。

    睡前喝一杯,可能会有助于入睡,但也会显著降低夜间休息质量,尤其会干扰人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这一阶段睡眠对记忆力和学习非常重要。另外,酒精有利尿作用,会增加人起夜次数。

第三个误区:睡前看视频能帮助人放松。

    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延迟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能有助于人体进入睡眠状态。睡前看视频不仅不能帮人真正放松,蓝光及高强度刺激还会使大脑皮层持续处于兴奋活跃状态,不利于入睡。

第四个误区:只要一直躺着总能睡着。

    失眠的时候,让自己保持闭眼躺着的状态,希望过一会儿就能睡着的做法不可靠。睡不着就不要强迫自己入睡,不如干脆起床做点轻松无压力的事情,如看看纸质书,听听舒缓音乐、整理杂物等。

第五个误区:闹钟响后再睡一会儿。

    闹钟响后摁掉再小睡一会儿,其实对睡眠没有多大作用。闹钟响了就该起床,因为即使再睡着,也是低浅度、低质量的睡眠,会增加人因没睡够而产生的疲乏感。

    最近睡得很晚,严重时睡眠时间已短于五小时,看来我也正陷于第一个误区。是什么让我一改去年良好习惯,开始熬夜?细想一下,还是自己在健康意识上的放松,为了达成所谓的目标事项,开始不在意牺牲部分睡眠,忽略了健康才是人之根本。既然有误区,就得及时改变与抽离,从今晚开始,23:00前必须上床睡觉!不熬夜!拒熬夜!做不完的事项就第二天再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