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抵风寒
降温的第二天,太阳高照、天气晴好,有阳光照进来的太阳花间顿时温暖了很多,蓬勃了几分。太阳下吊兰抽出的花梗又长了很多,旱金莲的叶片又大了几分。“许老师,这是我们的旱金莲……”英语课前,许老师也与太阳花们一起欣赏这份绿色的馈赠,给予整个清晨以美好、祥和(如果没有悠然、小耿的缺席就算完美了)。
昨天我们再次巩固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习作。从整体上看有所提升但个别细节仍需完善。称呼后的冒号没有了,称呼没有定格了,祝福的话太不现实了(至于辰辰要在其爷爷的生日宴上祝福“早生贵子”就另当别论了),署名不符合格式了……在具体操作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课上,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集体纠正、逐一提醒,希望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至于如何发现亲人特别的爱,用细节刻画还需要一个过程,很多太阳花仍然停留到表面泛泛地说着大而空的“感谢”而缺少真实事例及真情实感——心在哪儿收获就在哪儿。后续还会继续类似的练习以此巩固、推进。
学习《古诗词三首》了。新课的学习果然很新鲜、有趣,更甜蜜的是有一颗枣的吸引,这这篇课文的学习顺利异常、激动异常、兴奋异常、甜蜜异常。生活需要调剂,甜蜜需要提醒。在课堂上得到一份甜蜜的奖励应该是每个孩子向往的。但得到奖励的前提是需要自己的思考和付出用。得到第一份奖励的应该是芸瑞吧,是他第一个发现“四时景物皆成趣”中的四时是“四季”,而且也发现了《山居秋暝》中的季节,如此思考奖励是与奖励并存的。看到芸瑞拿到货真价实的奖励后,一只只小手举得坚定起来、踊跃起来,一下子打开了小康的思维开关和紧闭的嘴巴,思考之多、回答之对好像是前几天的综合;翔宇、子辰、姊婕……依旧保持思考、积极参与,以更缜密的思考见证着自己的成长;泽泽同学利用课间记下了《山居秋暝》的笔记,密密麻麻中端正了一节课的听课态度;祺祺同学参与课堂发现了《枫桥夜泊》的诗眼……从上午最后一节课持续到下午的课后辅导,课堂上非但不枯燥反而变得妙趣横生、笑语不断,问题在抢中解决,诗词的意思在抢中理解,热烈的抢答也终于抢到枣底朝天……
“卢老师,你的口罩没有戴好。”放学时,文涵凑过来给我撤好皱着的口罩,细致入微;“卢老师,如果站在外面背诵《长相思》是不是更有感觉?”门厅里,面对即将袭来的寒流,翔宇大胆地设想,恐怕是那句“风一更,雪一更……”吧?枣,没了,激情还在。
这激情流淌的一天,用激情抵御风寒,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