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浩洋:
我们分隔两地,各自学习生活,不知道你的学习近况如何,妈妈和你聊聊自己学习的状况吧。
昨天是我在深圳参加《营地设计课程》的第一天,来自香港的导师带领我们全程体验式学习感受。
体验式教育
你一定很好奇什么是体验式教育?其实图乐园就已经在开始这么做了,把你们放入一个情景,给你们设立一个目标,具体去实践,通过实践反思观察,然后从中总结出经验,找到意义,并在下一次的生活中不断去验证自己的观点经验。
就像上次的摩拜单车调研,让你们通过自己与陌生人打交道采集数据,你们在这之中会碰壁,会得到别人的支持,会和同伴有不同意见,也会互相支持共同完成调研活动,你们彼此在观看和聆听中学习,4人一组,每个人与他人的互动模式都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和思考,你们会互相分享成功的经验,也会去模仿,这样,通过这样的活动,比起仅仅告诉你“和陌生人打交道要友善”“学会团队合作”这句话印象深刻多了吧!
活动结束后,陆老师还组织你们聚集在大草坪上,每一组分享活动中感悟。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可是体验式学习的重点,因为当你们经历过之后,内心一定会有非常多的感受浮出,例如被人拒绝后一次一次的沮丧,比如受到同伴鼓励后的自信,比如受到陌生人友善回应时的喜悦,还比如陌生人情侣主动两人接受采访时的兴奋,都是让你们不仅仅看到了数据,更多是学会思考:
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
怎样的陌生人比较友善?
自已要成为一个怎样的陌生人?
就算是拒绝,怎样不算伤害到他人?
需要麻烦别人时,又怎么不真正打扰到对方?
完成团队任务时,怎样在不被队友理解的情况下不带情绪地表达自己?
队友遇到困难时,怎么帮助对方又不让对方难堪?
。。。。。
这就是体验式学习,你们需要去碰撞,体验,然后思考,总结,把你得出的经验带到真实的世界中。
生活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设计出来的课题,但生活一定比课题更精彩,带着这样的经验,如果能启动你学习,思考,践行之路,这就是你终身学习的开始。
好的教育,一定是启动内在动力,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每一个当下都可以成为自我教育时刻,你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威胁式教育
顺便还和你一位美籍华人教授写的一篇文章。他说在美国一些著名的大学里,带博士生的教授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不要招中国来的学生读博士。原因很简单:中国学生考博士的能力很强,往往其他国家来的学生比不过,但是中国学生读完博士以后,毕业找工作的标准基本上是一个:哪个地方给的薪酬高。所以你能看到好多读数学、物理、生物的人,放弃他们的专业上华尔街去。
这些教授觉得很痛心,我花这么多精力来培养你,是希望你能够在这个学科上大有作为,结果你竟然因为一份高薪的工作,就放弃了你值得追求一生的目标。所以他们就觉得培养中国来的学生读博士有巨大的风险,白培养一通,当他找到工作的时候,就把学到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如果一个“好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上完了从小学到哈佛大学的整个过程,之后他干什么呢?父母对他的要求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很可能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份高薪的、体面的工作。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短期的、背后含有威胁性的目标所驱动的。这是一种外在的驱动,你学习不是因为你想学习,而是因为你不得不学习,你知道你不努力的结果是什么。所以,当你完成了一个个的阶段目标,终于到达那个所谓最终目标的时候,你发现那其实也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当把这些东西都完成的时候,你发现你就成了一个很平庸的人。
长成你要的样子
我想,体验式学习最大的乐趣在于你会不断发现学到的东西可以在生活中不断验证,开启你终身学习的阀门,希望你不被分数裹挟,但更明白自我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我想,这也是我现在能体会到的快乐,始终在成长,长成自己想要的人!
我想告诉你,这几天我每天5点起床,读英语,跑步,看书,写文章,8点出门前就给自己充了3小时的电,我们正在不同的城市共同进步!
一起加油!
爱你的妈妈
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