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和欧洲的著名jiao堂,大多是经数代名家设计和监督施工而成。世界第一大的圣彼得jiao堂是公元349年始建,以后历次重修,到16世纪更有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这样的大师加入,到1612年才完成现在这个规模,前后1300年。世界第四大jiao堂的佛罗伦萨大jiao堂1296年开工,到1461年完成,前后165年。大圣玛丽亚jiao堂是公元352年始建,一直建到18世纪,前后1400多年。
一座建筑的修建动辄上百、上千年,只有zong教的xin仰才能维系这样的工程。这在东方也不例外。中国的云冈fo窟修了50年,乐山大fo修了90年,大足fo刻前后700年。因为朝代可以更替,信仰却没有更换,并且又只有这种zong教迷xin式的xin仰才能驱使人们将自己的精力、财力去作无限的倾注,并代代相续。
一个jiao堂越是这样一代代地往下传,就越显得珍贵,好像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这是欧洲人最爱向客人显示的骄傲。正是在这种传承中,jiao堂成了一棵独特的艺术大树。如果你细心一点,还会发现这大树仍在不断地抽着新芽。现代艺术家就是设计jiao堂也要张扬自己创造的个性,这也许是为了适应旅游业的要求。最典的是芬兰的岩石jiao堂,建于196年,由蒂莫和图奥莫兄弟两人合作设计。它完全是在一座岩石顶上挖的一个深坑,然后搭上玻璃、钢材和铜材的大顶棚。十足的现代味道,但仍不失jiao堂本色。
正如吉本论zong教一样,jiao堂对jiao会来说,是布dao的场所;对jiao徒来说,是寻找安慰洗刷心灵的地方;对艺术家来说,那是他手中的一块石料或者是一块画布。
——《觅渡》阅读笔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