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那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隐约约,映照着半舒半卷的流苏帷帐。残月将落,天将破晓之时,“我”就要离你远行了,你饱含着热泪为“我”送行,真是柔肠寸断,盼眸盈盈。
临别之时你为我弹奏了一支凄婉的曲子,琵琶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弦上流淌着娇软的黄莺细语,婉转动人。那凄厉的乐音,声声如诉,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归来,因为那碧绿的绮窗下,有如花似玉的你正在等待着我的归来。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在哪小小的红楼上,我们一起流泪惆怅。惆怅的原因是不知道下次重逢的归期,不忍别离。这种痛苦的心情在夜深之时,越加痛彻心扉。如果不是因为眼前的即将离别,那红楼,那香灯,那半卷着流苏的帷帐,该是多么的温暖甜蜜。一个美丽的夜晚,一间温暖得浸满了柔情蜜意的小楼,那该充满了何等的多情和缠绵。可是,如今满屋飘着熏香的红楼上,确实一对离别之人相对而泣。夜已经很深了,因为即将的离别,那垂挂着美丽流苏帐穗的帐子才没有被放下来。红楼,香灯,半卷的流苏帐,表现出环境是如此的温馨缠绵柔。秦观说:“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且在朝朝暮暮!”面对离别,感慨词人的慷慨和果断。其实,表面坚强,内心柔弱。不到身临其境,实难体会到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因为,面对那红楼,那香灯,那飘逸着流苏的睡帐,面对那寂静的深夜,他们即将天各一方。因为,这位男人就要走了。就在残月即将消逝,黎明即将到来之时。“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流。”就在拂晓来临之时,这个男子就要离开这个他曾经熟悉和爱恋的地方,美人且不和泪流?
唉!只是这样无言垂泪,更加增添离别的苦楚,不如奴为君弹奏琵琶一曲。琵琶上装饰着美丽的金翠羽毛,纤纤手指拨弄出如黄莺般清脆婉转的歌声。从琵琶上装饰的金翠羽可以看出女子身份的高贵及生活的高雅,也可以看出女主人房间环境布置的与众不同,以及日常生活的高雅和脱俗。“黄莺语”让人更加看出这位女子谙熟音律,弹奏中用情之切,技艺之高超。琵琶声声声让人坐卧不宁,不忍聆听,不忍离别,却又情非得已。这如黄莺般清脆多情的婉转之声,像是在对即将辞别之人的反复叮铃。似乎在对“我”说,你一定要记得尽早回来,因为在哪美丽的绿窗之下,那如花的女人仍在不断的眺望着远方。
情非得已的离别,在缠绵温婉中,在凄厉和朦胧之中,渐渐接近尾声,一切都将成为定局。在不可逆转和改变的现实面前,所有山盟海誓,此刻都显得异常脆弱和无奈。唯有珍惜美好,唯有期盼未来。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离开洛阳,即将与恋人分别之时的缠绵情景。前往江南之前,韦庄曾在《秦妇吟》中写到“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这是他在遇到黄巢变乱逃到洛阳时所写的,此时的他正青春年少,踌躇满怀。可是,参加多次进士考试,都没有及第。后来又遇到战乱,情非得已,流徙江南。他流寓江南很久,黄巢失败后,他又再次回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终于考上了,此时韦庄已经五十九岁了。
往事不堪回首,王国维有诗曰:“君看今年树上花,不是去年枝上朵。”所有的生命都是无常的,再美的花朵已会凋零!真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唯有加倍珍惜,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即使容颜老去,也能更加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