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那个饥饿的年代吗?
那个一年没有几餐肉,只有逢年过节,红白酒事,或偶尔一次生产队搞的联合大餐才有肉,平时想吃肉,只能是奢望。 想起那个年代,真是百感交集啊!
没肉吃的小伙伴们嘴特别馋,就常常想办法去捉麻雀或逮老鼠。偶尔逮着了就拿来烧烤,吃的津津有味。那个年代对于我们,吃肉,绝对是最奢华的生活和最美好的享受。
70后以前的人,童年时或许都曾经有过闻着炒肉的香味而馋的直流口水的经历。
记得那一年的中秋节,我像往常一样出去玩,直到肚子咕咕叫了才回来,经过队长家门口,他家正在炒菜,厨房里那个大锅炒猪肉的香味直补鼻而来,引得我禁不住的大咽口水。我立马撒腿就往回家跑,那个年代,那种闻肉香而馋得直流口水的感觉,真的太难忘了。
在农村,每到年底,乡亲们都把辛苦养了一年,甚至是两年的大猪宰杀,一部分拿去卖了,一部分腌制成一条条腊肉,在灶台上挂成一排,通常要留着慢慢吃到农历四月。四月是农民生活最困难的时期,庄稼播种下去,还没到收成,属于青黄不接的季节。
那时候真的很穷啊!家里来了客人,就把为数不多的珍藏的腊肉拿来招待。
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电工客人。在当时,电工可是贵客。父母拿出腊肉招待客人。在农村,来客人吃饭,我们的习俗一般都是由男大人在陪客人喝酒吃饭,小孩和妇女只能在厨房开小灶,那是没有什么肉的。甚至都没有白米饭,只能吃青菜和玉米粥。没办法,为了客人,都把有限的饭菜拿去招待了。
小孩子都是很馋的,我吃完了简单的饭,就站在旁边听大人们喝酒聊天。其实我的眼睛里却不自觉的盯着桌上的腊肉,那腊肉的香味啊,不自觉的引起了我咽口水,那个样子肯定是很馋的了。男人们喝酒吃肉聊得很是高兴,或许是我的馋样引起了客人的注意,连忙招呼着我说:阿弟,过来一起吃饭啊。我尴尬的连连摆摆手说:不吃不吃,我吃饱了。
哈哈!其实都已经馋得直流口水了。现在想起来真觉得很搞笑啊!
小时候,我们走亲戚吃酒席,要吃两餐。当日晚餐是次餐,菜的样式和品种比较少,简单的吃点青菜豆腐和回锅肉这类。次日午餐才是正餐,有几个硬菜,重头是扣肉。当时的习俗一般都是客人会留宿过夜,但不是在亲戚家,宴请的客人太多,只能安排在邻居家过夜。办酒事的亲戚通常是宴请邻居全家。而邻居家则负责招待住宿和一顿丰盛的宵夜。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期待的一件事,因为有肉吃。
有一次,我们去较远的亲戚家吃酒,大人,小孩,叔伯,堂兄弟们都一起去。晚上按习俗就全部留在亲戚安排的邻居家过夜。人多床铺不够,大人们被安排睡房间里,我们五六个小孩只能在客厅里搭地铺挤着睡。
吃宵夜通常是过了午夜才开始的。亲戚隔的比较远,好久不见,大人们天南地北的聊天,我们早早就睡了。等大人们也去睡了,主人家则开始去厨房忙着张罗宵夜。
半夜,睡得迷糊之际,隐约听到大人们轻轻说话的声音。大概是主人家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开始叫大人们起床吃宵夜了。五哥用脚推了推我们,提醒我们准备吃宵夜了。这时候我们都醒了,就等着主人家唤我们起来。
主人家把大人唤醒,大人们随主人先去了厨房,餐桌安排在厨房里。我们满怀期待,却又假装睡着,其实是在等着主人家唤我们起来呢。 主人家安排妥当了大人,回头在客厅门口轻轻的唤了一声:小孩子们起来吃宵夜了。
农村人习惯了客气,比如说有客人到访,主人会热情的要招待客人吃饭。一般客人哪怕他没有吃过饭正饿着肚子,但嘴里却客气的说吃过了。而好客的主人会强拉着客人吃饭,客人只能半推半就的接受主人的邀请吃饭。
可是城里人就不同,城里人说话办事比较直接。有一个故事,一位农村兄弟走县城,顺便去看望城里的亲戚,本意也是顺便在亲戚家蹭个饭的。到了亲戚家,亲戚已经吃过饭,关切的问农村兄弟吃过饭了吗?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碰面第一句打招呼的话就是:吃饭了吗?这位农民兄弟本能的说:吃过了。他没想到城里人这么直接,不太喜欢客气也不拐弯抹角。既然客人吃过了,就不再勉强招待客人了,结果这位农民兄弟最后就饿着肚子回家了。哈哈!
回到那天晚上,主人仅仅轻轻的唤了我们一次,让我们起来去吃宵夜。按惯例我们是不能太直接就起来的,会假意等着主人再唤两三次,才会扭扭捏捏的起来,农村人传统的客气嘛。可是没想到主人就这样轻轻的唤过一次。我们等啊等,盼啊盼,就是等不来主人再来唤我们了。四五个孩子在地铺上乱成一团,你踢我我踢你的。小声地嘀咕着,很不甘心的窃笑着说,看来今天晚上的宵夜泡汤了。大人们在厨房开始吃宵夜了,我们隐隐约约听到主人说,那几个小孩睡得太沉了,叫他们都没有醒来。我们这边的大人就客气的说,小孩子,就让他们睡吧。
我们几个好不甘心啊!那种抱着希望又无可奈何落空的感觉真的很难描述。直后悔刚刚假装客气不及时起来。调皮的五哥故意咳咳的咳嗽了两声,但又不敢太大声,想让主人知道我们已经醒了。结果那天晚上我们就这样半睡半醒,听着大人隐隐约约的喝酒叙旧中,在迷迷糊糊中睡过去了。
小时候,我们吃饭有一个规矩,假如餐桌上有肉,小孩子是不能先夹肉吃的,要等饭桌上最年长的老者先夹肉,然后招呼一声说:夹肉了,我们小孩包括其他人才能夹肉。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搞笑?但那个时候真的就是这样子的。为此我们小孩子很不喜欢和大人在一起吃饭。特别是在吃酒席的时候,大人们光顾着喝酒叙旧,却常常忘了及时夹肉。而我们小孩子光吃饭,不喝酒,也搭不上话。每次都干等着大人招呼夹肉了,我们才能跟着有肉吃。年纪稍大的青年,他们不想干等,于是会主动给老人夹肉。提醒老人别光说话喝酒,要酒肉同行。这时候聊天正兴的老人们,才会醒悟过来,连忙招呼着说:来来来,吃肉吃肉,小孩子们一起吃肉,我们大人光顾着说话,忘记照顾你们了。哈哈哈!
回忆起小时候吃肉的故事,忍不住笑出声来。如今的生活物质丰富,父母们常常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不爱吃肉而苦恼。可是,在过去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肉真的是很奢侈的事啊!
人生是一种体验。当你真正体验过贫穷和饥饿。你会真切的感受到,当下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愿我们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这样的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