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错觉和记忆扭曲
人类有一种叙事的欲望。这种欲望源于我们对模棱两可与随机事件的不适,它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当意外发生时,我们就想给自己的生活一个理性解释,而此时随机与模糊这两者导致的不适感也会跳出来捣乱。我们拼命想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组成一个连贯的故事,用它来解释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遭遇的事情,以及我们做出的选择。每人都有一套不同的叙事方法,生成自己觉得合理的叙事。
我们喜欢的都是那些可以完美解释自身情绪的叙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叙事与记忆结成了一体。我们刻意地组织自己的记忆,让这些记忆更容易被记住。叙事提供的不仅仅是含义,还提供了一种意识框架,好让我们把含义灌输到今后的经历与信息中,从而有效地塑造新记忆,来适应我们已有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给出的解释绝不会脱离自己的人生经历。
志趣相投的人们在互联网、社区集会,以及媒体上集结,找寻有共同看法的人,并用他们觉得最合理的故事,来解释他们对世界运作的看法,解释人们该如何行事。
例如一篇支持把测验当成强大的学习工具的评论文章会收到怎样的读者评论:有人大声赞颂,有人则表达不快,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每个人都能拿出自己的故事来印证文章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家在总结了各种关于理解能力、工作能力,以及记忆错觉的研究之后指出,人们会基于主观经验做出判断,这一点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主观记忆相比,人们对客观记载的信任程度只少不多。更令人吃惊的是,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其实是在解释自身的特殊情况。
这样一来,在我们用直觉做出判断并行动的时候,对记忆的叙述就成了这种直觉中的重要部分。 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悖论:从本质上说,我们的记忆是可以更改的,这不仅会干扰我们的感知,而且对于学习能力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记忆可以更改,也就是可以调和互相冲突的情感需求、暗示与叙事内容,因此它完全无法保证你确定的事情就不会出错:即便是你最珍视的记忆,也不能代表事情发生时就是那个样子。
记忆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被扭曲。人们靠自己对世界的了解来理解一件事情,定下从未出现过的规则,好让一件事情更符合逻辑。记忆是重构出来的。我们没法记住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只记住其中对自己的情感影响最大的元素,剩余的空白部分则由自己用细节来填补。虽然这些细节与我们的叙事内容一致,但有可能是错误的。暗示的东西才会被人们记住,而明确表述的东西则不然。
文学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一段关于残疾女孩海伦·凯勒的文字,很多人在阅读之后都错误认为“聋、哑、瞎”这三个字出现过 。另一段文字的内容与这段文字基本相同,只是把女孩的名字改成了卡罗尔·哈里斯,阅读后的人却不会犯前一组人的错误。
想象膨胀的意思是,先让人想象一件事情的具体样子,若是稍后再问起此事,他们有时会倾向于相信这件事真的发生过。经过生动想象的虚构事件,可以和真实事件一样牢牢地留在记忆当中。
记忆错觉可以是由暗示引起,也可以来自其他事件的干扰歪曲记忆。假设有警察在罪案发生后没多久就询问了一位证人,给他看了若干嫌疑人的照片。一段日子过后,警察最终逮捕了一名嫌疑人,而此人的照片又被证人看过。如果此时让证人指认,他就可能会错误地认为照片上那个人曾在犯罪现场出现。
后见之明偏误,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早知道会这样”,即在事情真正发生后,我们会觉得自己事前就能预料到后果。晚间新闻节目里的炒股专家总会自信满满地解释今天股市的走势,而要他们在当天早上预测涨跌却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些听起来很耳熟的描述会让人产生知晓感,也会让人把它们和真实情况混淆。尤其是那些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承诺。曾经听一件事一次,等再听一次的时候,我们就会有种熟悉的感觉,和记忆混在一起。一件本来是一知半解的事情却很容易被人相信。倾向于把流畅阅读文字误认为是充分掌握了文字的内容,就会导致流畅错觉。
举例来说,一个特别难懂的概念被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你在看到这一概念的时候,就会觉得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甚至会以为自己早已完全掌握了。就像先前讨论过的那样,通过反复阅读课本学习的学生,会把经由反复阅读获得的流畅感,当成自己学会了这一科目中的知识的表现,而且他们会因此过高估计自己在测验中的成绩。
我们的记忆还被社会影响所左右,而且会与周围人的记忆趋同。假如你和一群人一起回忆过去的事情,有人记错了其中的一个细节,你就有可能将这个细节填补到自己的记忆中,以后回忆的时候也会记住这个错误。这个过程被称作“从众记忆”,或者是“记忆社会传染”:一个人的错误可以“感染”其他人的记忆。
当然,社会影响并不总是坏的。如果一段共同的记忆在你的头脑中是模糊的,而别人能够记起细节,那么你随后会将记忆更新,更准确地记住过去的事情。 反过来看社会影响效应,我们会发现人类倾向于假定其他人与自己的看法一致,这个过程被称为“错误共识效应”。
我们一般认识不到个体对世界理解的特殊性,分辨不出我们和他人对事件解读的区别。对一段记忆充满自信,并不代表这段记忆肯定是准确的。对于一起事件来说,记忆可以非常生动、完整,我们非常相信它是准确的,但到头来却有可能发现自己完全记错了。
“9·11事件”这种全美悲剧,可以带来一段“闪光灯记忆”。但关于事件发生时你的个人遭遇,这段记忆则不一定准确。其中的一项调查统计了1 500名美国人对“9·11事件”的记忆。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别在事件发生一周后、一年后、三年后,以及十年后对参与者的记忆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获悉袭击事件时的个人反应,是被调查者最为情绪化的记忆,而这也是他们最为确定的记忆。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其他有关“9·11事件”的记忆相比,这些记忆也是变化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