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 闫安
看到公开报道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证券投资部副主任陈向京,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主办的《首届养老金与投资论坛》上的讲话,其标题是“个人养老金投资的配置和策略”。
感觉爽气!
陈老师的结论:个人养老金是长期资金,希望实现长期较高收益以应对未来老年生活需要,因此个人养老金面临最大的风险不是短期波动,而是长期丧失购买力。短期来看,权益类资产风险最大,养老金投资存在浮亏的风险;但长期来看,“安全性最高”的低风险资产的风险反而是最大的,投资收益率难以战胜通货膨胀,不能满足养老金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作为业内人士,首先是学习。陈老师还是个在任的官员。加上全国社保基金连续18年,年化8.4%收益(比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B2类产品演示利率上限为4.5%(年复利)高了近一倍),目前规模2.5万亿的彪炳业绩,发言份量自然尤重!
特别是陈老师里面引用的关于无风险和低风险固定收益、通胀率,与中外股债指数长期收益曲线的数据比较图表,是过往左寻右觅而不得的。
其次,陈老师发言也有漏洞和不足。例如她提出以权益为主的FOF多元资产配置建议,显然忽视了养老金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基金的动态转换特性需求。但瑕不掩瑜 。毕竟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适当性原则和风险敞口下滑属性与国家战略储备基金的性质不同。
第三,是突破。
陈老师里面有负相关性资产的配置选择。例如她说:全球各大股指与主要大宗商品如铜、石油、黄金以及债券呈更加低的相关性;沪深300指数与原油、综合商品、黄金之间基本没有任何相关性,而与中债综合指数还有微弱的负相关性。例如她引用数据说,地域差异化,美国、欧洲、日本与中国股指相关性较低。还有“2010年到2018年代表中国大盘股的上证50指数与代表中小盘股的创业板指数相关系数仅为0.373,同时配置大盘股与中小盘股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分散风险的作用。”关键是有实际的权威统计数据对比图表做支撑。说服力自不待言。
她的上述阐释和逻辑,与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所定义的“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跨时空交换”不谋而合。这对养老金资产配置、投资创新,开阔了视野和发展空间。
其实,负相关性,转换一下,就是一个主动管理的,可转移阿尔法投资策略。从养老金FOF的角度,就是为资产配置提供了负相关性范围更广的选择。如原油、黄金、大宗商品、海外股票产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陈老师的发言提到的是“个人养老金”,不是“个人养老保险”。这与中国证监会李超副主席提到“个人养老金制度”,如出一辙。第三支柱“养老金”和“养老保险”一字之差,内涵和外延却有巨大差别。略作引申,就是延税模式下,个人养老金积累期的账户基金投资增值,和领取期的寿险年金支付而已。这样,即使年内商业养老保险为期一年试点而言,也可以做到金融机构之间的共赢生态和创新。
就如FOF作为国际主流的资产配置的创新金融产品一样。基金中的基金(FOF)与开放式基金最大的区别在于基金中的基金是以基金为投资标的,而基金是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投资标的。
如果与养老金结合,即养老金FOF。它的好处,正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洪磊会长概括和一直倡导的,“应当在资管新政的框架下制定大类资产配置管理办法,构建资产管理业三层架构,形成主业清晰、专业规范、优势互补的制度设计。一是将基础资产的创设交给资本市场的卖方——投资银行;二是从基础资产到组合投资交给提供专业化投资工具的资本市场买方——基金管理人;三是对组合投资工具的选择交给养老金、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FOF)管理人进行大类资产配置,通过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等配置型工具,专注于长周期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从这个角度,就好理解资本市场和保险业大佬段国圣近期一段耐人寻味的讲话,他说:“公共政策往往具有不可逆性,制定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政策形成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政策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后果或者意想不到的代价,也不符合政策倡导者所追求的愿景。”其言外之意,曲外之音是什么,需要思量。
段国圣,牛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IO,泰康资产CEO。泰康资产成立12年,段国圣手把手带领团队把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从不足500亿做到1.2万亿,这并非易事。
段老师近期还有一个发言值得关注,他认为未来20年中国将诞生最优秀资管机构,资管行业弯道超车须抓住三大机遇:第一,养老金市场;第二,商业银行的几十万亿理财市场;第三,高净值客户。
最后,是关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猜想或联想。
既然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由国务院管理调整为由财政部管理,承担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主体责任,作为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不再明确行政级别。
既然“宪法性质”的资管新政下,所有机构功能监管统一标准,那养老金业绩拔萃、经验丰富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是否在未来,同样可以参与一、二、三支柱养老金资管的竞争呢?
或许,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官员陈老师对第三支柱养老的专业发言,就是一种倾向,代表趋势。
就如泰康段老师说的,保险资管行业盘里的菜,除了养老金,还有银行几十万亿理财,还有高净值客户呢!而银行、基金等资管,未来必然如雨后春笋,大家主业清淅,优势互补。通过FOF,“互为表里”。然后撸袖,平等竞争。
“锅里有的是!”
在统一的游戏规则下。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