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州城游走的过程中,在原东门城墙上,发现了一块《红军攻打赣州纪念碑》,内容大意是:
1932年2月3日,受中革军委的委托,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包围赣州城,守敌马崑负隅顽抗。2月13日起,红军发动攻势,架云梯、挖坑道、爆炸城墙。但由于城高坚固,守敌火力猛烈,三次强攻均未突破,数百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3月6日,敌人援军赶到,翌日,奉命撤围(日期似有些问题)。
赣州战役,彭德怀耿耿于怀的“四大败仗”之一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32年3月1日,中革军委因红军打赣州24天未克而移到前方,并发布《关于坚决夺取赣州乘胜消灭来援敌人的训令》,指出,所有参战各军由军委直接指挥。4日,中革军委指挥红军组织爆破总攻,未能成功,反被援敌分割,陷于被动。
3月上旬,毛泽东在东华山古庙会见专程赶来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项英谈了赣州前线战事失利的情况,并转交了中革军委来电,请毛泽东暂停休养,赶赴前线参加决策。
事实上,在做出打赣州决策之际,毛泽东就表示了反对意见,只是其他决策者包括彭德怀都不同意。毛泽东此时已经被剥夺军事指挥权,单纯担任政府的主席,自然无法改变攻打赣州的决策。
好在到了出问题的时候,还知道来请毛泽东出山。毛泽东立刻下山,冒雨回到瑞金,复电前线指挥部,提出大胆起用预备队红五军团,以解红三军团之围。
当天晚上,毛泽东带警卫班出发,日夜兼程,赶到赣县江口前线指挥部。朱德告诉毛泽东:按照你在瑞金复电的意见,把预备队红五军团拉上来,在红四军的支援下,红三军团已经解围脱险。
在此次战斗中,红一师师长侯中英、红五军团师政委欧阳健、红一军团红11师政委张赤男牺牲。彭德怀认为赣州战役是自己一生打过的“四大败仗”之一,为此一生愧疚,对毛泽东的先见之明也更加佩服。
3月中旬,毛泽东出席在赣县江口召开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讨论攻打赣州的经验教训和红军今后的行动方针。毛泽东指出攻打赣州的错误,主张红军主力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党和群众基础较好、地势有利的赣东北发展,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广大地区发展革命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
但是,中央局多数人受临时中央的影响,否定了毛泽东的意见,主张红军主力夹赣江而下向北发展,相机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或较大城市。会议决定以红一、红五军团组成中路军,以红三军团、红十六军等组成西路军,分别进行作战。
毛泽东以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和中革军委委员身份率红一军团行军北上,向宁都集中。途中,毛泽东向总指挥林彪和政治委员聂荣臻阐明中路军向闽西发展的主张,得到他们的赞同。3月21日,林彪、聂荣臻向中革军委建议采取毛泽东的意见,将中路军的行动方向改向闽西,攻打漳州。
4月20日,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漳州一战大获全胜,歼敌第49部大部,俘虏了副旅长和一千六百余名官兵,缴获了枪支2000多支,大炮6门,子弹13万发,还有2架飞机!漳州大捷,近千名群众参加了红军队伍,还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团第3团,筹得100多万元经费,为第四次反“围剿”做了充足准备。
赣州为何难攻?古城墙坚固是关键
红军攻打赣州失利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赣州城墙坚固。
赣州建城,始于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时任郡守高琰在章、贡二水之间建起了一座城。历代城址有所变化,城墙也不断加固。
目前赣州城墙规模是宋朝打下的基础。赣州城墙是江西省唯一保存完整、有可靠纪年铭文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周长13华里,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城墙上的各代纪年铭文数量和种类之多在全国来都很罕见,专家们称它为“宋城博物馆”。
北宋的孔宗翰对于加固城墙尤其有贡献,他用砖石包砌土墙,建石楼于其上。完成后,他又主持修建了八境台,登台可眺赣州八景。台下章、贡二水汇入赣江,向北奔流,古榕成荫,气势磅礴。
八境台建成时,主持建造此台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苏东坡按图题诗。
苏东坡“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灿然而笑,然而叹矣。乃作诗八首,题之于图上”,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八境图后序》前一首诗中,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形成一组旅游胜境,为后世模仿,如燕山八景、沪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曾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序一篇。此后历代文人,如文天祥、王士祯、戴衢亨、郭沫若等都在八境台题过诗。
赣州名称也是宋朝才有。赣州历史上曾经叫南康,南宋时叫虔州。1153年(绍兴二十三年),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奏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且保留虔字的底部“文”,故称为赣)。
每次城市内涝,赣州福寿沟就会被拿出来表彰
每当城市内涝,赣州的福寿沟就会被拿出来表彰一下,用以激娃当代的城市。
福寿沟就在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地下,是赣州古城地下的大规模古代砖石排水管沟系统。
福寿沟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虽经历了900多年的风雨,仍完好畅通,现在还作为赣州居民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
福寿沟博物馆展示的福寿沟工程:
福寿沟利用地势高差,连通城内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墙处的水窗;以单向水窗阻挡赣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时向赣江排涝。
其原理是这样的,关键是水窗:
关键要件是这个水窗:
2019年10月7日,福寿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