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先生的书很长时间了,对于她的学术思想有过浅显的学习,对于她一生的坎坷经历也有略微的了解。趁着寒假闲暇的时间有机会拜读了由叶嘉莹先生弟子们所合写《叶嘉莹传》,对于先生的近百年的人生经历已经学术思想源头与传播有了比较系统详细的了解。
叶嘉莹原姓叶赫那拉,满族人,与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里同籍,1924年出生在一所北京的老四合院内的书香世家。因为出生在6月,母亲说6月是荷花的生日,遂为他取小名为“荷”,叶先生一生与荷花都有斩不断的情缘,其品性如荷的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高洁而素雅。1940年,16岁的叶先生就写下了第一首咏荷的小诗,“植本无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这首《咏荷》诗也是叶先生一生诗词创作的滥觞之作,从这首小诗中就可以看出叶先生小时候的才情。
20年代到40年代的中国,一直是军阀战争不断、外寇入侵的混乱局面,叶嘉莹从出生到结婚就是生活在这样混乱的社会中。1937年“七七事变”叶嘉莹正在读初中,开学的时候老师要求他们带上毛笔和课本,因为时间紧迫,日寇们来不及印制新的教科书,所以要他们用毛笔把所有有关日本侵略的地方全部涂抹掉或者整页撕掉。这件事深深刺激到了叶嘉莹的内心。
当时的北平已经成为了沦陷区,日本侵略者每攻克一座城市,就要求当时学校的老师组织学生们庆祝,而攻克的上海、南京、武汉这些城市也刚好就是叶嘉莹父亲的工作所在地。
1941年母亲的去世对于17岁刚考上辅仁大学的叶嘉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由于战乱和父亲音讯不通,父亲连母亲去世的消息都无从知晓,后来她在《母亡后接父书》一诗中写道:“昨夜接父书,开缄长跪读。上仍书母名,康乐遥相祝。”母亲去世,父亲在外音讯不通,作为家中的长女就成了两个弟弟的顶梁柱,叶嘉莹独自带着两个弟弟和伯父伯母生活并读完了四年大学,大学毕业那年日本宣布投降。
在辅仁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叶嘉莹对今后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基础,特别是与恩师顾随先生相遇相知,为她今后的学术研究开辟了道路。在后来顾随先生给叶嘉莹的信中说道:“然不佞却并不希望足下能为苦水传法弟子而已。假使苦水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此语在不佞为非夸,而对足下亦非过誉。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顾随先生对叶嘉莹的期望很高,视其为得意弟子,对她的期望也并不仅仅是局限于传法弟子,而想要叶嘉莹更上一层楼,“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1948年叶嘉莹与赵东荪南下结婚,赵东荪供职于国民党海军,1948年的国民党已经是日暮西山,随后就退守台湾,叶嘉莹一家也跟随到了台湾,从此海峡两岸音讯断绝,亲人隔绝长达三四十年之久。
台湾的生活也并不好过,五十年代“白色恐怖”,丈夫由于“思想问题”被捕入狱,随后叶嘉莹也身陷囹圄,长女言言还在襁褓之中,幸运的是不久叶嘉莹母女就被放出,因为叶嘉莹从不过问政治,也就查不出什么问题,丈夫赵东荪却平白无故遭受了三年的牢狱之苦。出狱之后的叶嘉莹不得不离开原先工作的地方,另谋生路,居无定所,借住在丈夫姐姐家。
后来幸得原先辅仁大学老师的介绍,在辅仁大学,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同时兼职。正是这一时期的兼职,给了叶嘉莹施展一身才华的地方,她在教学的同时,潜心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这一时期出版了第一部诗学著作《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虽说一段时间叶嘉莹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大学教书的环境为她提供了学术研究的平台,后来又相继出版了多部诗词研究著作,并且被海外学者相中,强烈邀请他到密西根大学、哈弗大学讲学,也就为她后来定居加拿大温哥华提供了契机。
直至1974年,叶嘉莹终于盼到了重回祖国大陆的时刻,将近三十年的分别,叶嘉莹再次踏上了多少次只在梦中出现的故乡土地,叶嘉莹一口气写了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此后他一直期望能够在阔别已久的祖国来教书,并一直为此而努力,1978年,叶嘉莹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回国讲学,1979年得到批准,开始了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的忙碌生涯。
1976年大女儿夫妇因车祸双双罹难的的噩耗给了叶嘉莹巨大的打击,至亲女儿的离去,从此也只能和诗词相依为命,她说:“写诗时的感情,自然是悲痛的,但诗歌之为物确实奇妙,那就是诗歌的写作,也可以使悲痛的感情得到一种抒发和缓解。但整个心情仍然是悲苦而自哀的。”
叶嘉莹在加拿大退休后,就决定回国长期任教于南开大学,并把自己的退休金捐出一半建立了“陀庵奖学金”,以此来纪念自己的恩师顾随先生,后来又建立了“永言奖学金”,来纪念自己的大女儿和女婿。2018年六月,叶嘉莹先生再次捐款的消息成了重磅新闻,她将自己全部积蓄1857万全部捐给南开大学用于研究古典诗词,并且决定定居南开,因为南开大学也为叶嘉莹先生建造了一所生活和学术研究的场所,取名为“迦陵学舍”。
叶嘉莹先生如今已经95岁高龄,近百年的人生坎坷之路,成就了她的诗词人生,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诗词给了叶嘉莹先生前行的精神支柱,叶嘉莹先生也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有了开创性的继承与发展,叶嘉莹先生莲花般的个人品质也和他的诗词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