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个好玩的段子:
有个年轻人在公园散步,见一个老者手执巨笔,正准备写字。年轻人走过去,坐在一边看。
见年轻人走过来,老者双手执笔,写了个大大的“滚”字。年轻人有点上火:你说你这怪老头,大庭广众之下写字,不想让人看就好好说呀,居然提笔就骂人。真是岂有此理。
见年轻人不肯走,老者又写了一个巨大的“滚”。年轻人忍无可忍,冲过去飞起就是几脚头,“我叫你骂我,不要以为你老我就不敢揍你。”
后来,警察赶来。面对警察,老头哭道:“我好好在这儿写字,正在写滚滚长江东逝水……刚刚写了头两个字,这瓜娃子上来就踢我。凭啥子?”
“啥?你是要写滚滚长江东逝水,不是骂我?”……误会,误会,全都是误会。
这是个很好玩的段子——非常形象地刻画了我们的思维和人生。
我们看到的世界,或是思索的问题,只是局部的。随着时间线的拉长,现在让你确信不疑的,有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另一个故事讲一个熊孩子。
这孩子不仅不喜欢读书,而且偏偏手欠,喜欢拆东西。家里有辆自行车,他每天拆开来,再装回去。后来家里买了辆摩托,他又手痒,趁父母不在家,把摩托车也给拆了。结果被老爹发现,打了个半死。
好了伤疤忘了疼,过段时间,他的手又痒起来,又把摩托给拆了,又被打了个半死。
为了防止被打,他想出了个好主意:趁父母回来之前,把拆开的摩托以最快的速度拼好。于是这孩子的青春成长,就陷入到拆车,被亲爹打,拆了打,打了拆的过程。结果同龄孩子全都考上大学了,他却忙于跟亲爹斗法,只落个前路迷茫。
怎么办呢?好象自己就会拆装摩托车,那就买点零件,组装摩托车来卖吧。
当这孩子组装摩托后,就意识到机会了:我为什么不注册家摩托车制造公司呢?他真的这么干了,但是许多城市限制摩托,这个行业发展不是那么乐观。
要不干脆进入汽车产业?熊孩子这个想法提出来,身边的人马上就炸了锅。“你知道汽车制造业的门槛有多高吗?长春一汽都造不了,要请德国人来。上海一汽牛吧?一样也要请德国人帮忙。这两家汽车制造厂,什么样的牛人没有?哪个不比你强出百倍?他们都胜任不了,你个没读过书的二楞子,不过是靠运气拆装几辆摩托车而已,还是别想入非非了。”
万万没想到,熊孩子说了句:“造汽车很难吗?不过是把两辆摩托,焊在一起罢了。”
他这样说了,也真的这样做了,而且取得了成功。
这个说把两辆摩托焊在一起的熊孩子,叫李书福——吉利汽车集团的老总。吉利的汽车,当然不是真的把两辆摩托焊在一起。但李书福说的技术原理,并没什么大的错误。
你会注意到,李书福的视角,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别人看到的,只是问题。李书福看到的,却是机会。事实上,所有的问题,都意味着机会。
人生也好,人类社会也好,都是通过不断解决问题而前行。能够解决人生问题的,就是成功者。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就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成功者与失败者,大人物与小人物,所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但不同的思维,让他们产生了不同的行动,并各自得到了自己必然的结果。
多数人都是从底层或低端起步,越是底层、越是低端,问题就越多,也就意味着机会越多。
只看到问题的人,会陷入到痛苦绝望之中,感觉自己命苦,自怨自艾、积泪涨江,但无改于人生现状。所有的迷茫困惑,实质上不过是一种局部思维——只看到了现状,而忽略了这个世界的变化。
马云曾遇到个向他抱怨的年轻人:“人生好艰难,机会都让你们抓走了,什么也没给我们剩下。”马云说:“你错了,我们根本没抓住任何机会。实际上,我们抓住的只是问题和困境。”
回溯马云的阿里巴巴,有记忆的人会想起,早年的阿里,是个多么荒谬的想法。那时候中国的商业市场,远比现在落后得多,骗子无数、欺诈横行。许多人在商场买到假货,都投诉无门。马云竟然想到网络交易,这岂不是脑壳灌水了?
当年许多人嘲笑马云:网络交易,根本不可能,你买货的,敢不敢先打钱过去?打钱过去,人家根本不发货,是个骗子,你找谁说理去?你卖货的,敢不敢不见钱就发货?发了货收不到钱,谁来赔你?
事实上当年的马云,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能够想到的法子,现在看起来是很弱智的——在网上联系好买家卖家之后,线下见面,然后再面对面交易。支付宝出现之前的马云,不存在丝毫成功的可能。
可是忽然有一天,马云发现了支付宝。为什么是他发现,而不是别人?很简单,除了马云,没人需要支付宝。支付宝以第三方的形式,瞬间化解了马云的经营难题,也化解了市场交易中多年无法解决的信用问题。只是刹那间,马云就从必死无疑,走到了必肥无疑的另一个极端。
机会,就是机率的相会;就是两个偶然性,构成一个必然的结果。人生是不确定的,最大的忌讳,就是在时间线极短、完全局部观察下,得出结论并仓促下决定。
比如开篇的段子,年轻人看到连续两个“滚”字,就认为是在骂自己,但当他一脚飞出去后,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比如说吉利汽车的李书福,他在汽车制造产业的判断力,比之于读书万卷的工程师更明晰。就是因为工程师都是看书本,永远只知道自己学到的那一点点,而李书福丢开书本无师自通,反倒能看到产业全景。
比如说阿里和马云,如果只从最初的局部来看,马云根本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正因为没可能,聪明人才拒绝选择这绝无可行之路。可这绝无可行,只是支付宝出现之前的局部,当支付宝出现之后,这条路便一马平川,遍地机会。马云当时根本不知道世上还有支付宝这么一说,但他坚信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上,局部的不可能,会转化成巨大的可能。
有个成语叫鼠目寸光,意思是说,时间线太短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看不到未来的变化与可能。所以缺乏长远眼光的人,总是把局部的微小利益,曲解为所谓的机会。纵然是拼尽全力,但时间一长,就会发现所谓的机会,早已成为可怕的陷阱。我们农村人形容这种情况,有句非常动感的话——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这就是有些人迷茫困惑的原因:你所谓的机会,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泡沫,没抓住算你运气,抓住了才会带来更大的悲哀。不要目光太短浅,不要只看到局部利益。你需要打开自己的眼,放开自己的心,在更长的时间段上,认真的考量自我人生选择。
时间线是个好东西,要做时间的朋友。失去时间观念的人,会陷入到短视的恶性循环,被生活严厉惩罚。只要你的思维中有了时间这个概念,局部的一切定论,都会被推翻。以更长的时间俯察,会让你目光犀利,心无杂物,纵云烟滚滚,难染浮尘。
再长的时间线,也仍只不过是局部的。受限于我们自身的认知不足,仍无力掌控一切。但只要心有定力,拥抱变化,知道眼前一切不过是转瞬即逝,便也离成功不远了。
与其终日所思,莫如须臾之行。在一个极长的时间线上观察人生,会发现所有人的命运,都是跌宕起伏的。有荣必生辱,有成必有败,所谓成功者不是直线上行,而是螺旋式的。而成功者之所以很难再被打回原形,是因为他们在实战中,越来越富有行动的智慧。
所以别再说什么迷茫了,今日忧苦,不过是昔年见识不足导致的。太过于短视的局部思维,让自己的心,陷于繁杂情绪的困扰。风物长宜放眼量,得其大者兼其小。世事如潮,翻覆不定,所有那些让你担忧的,不过是迷惘错觉。
你需要把握的东西只有一样,让自己的明天,比今天稍微好上那么一点点。点滴积累,渐成精品。属于你的时刻终会来临,绽放时厚积薄发,等待时心如止水,这就是时间的智慧,也是你生命的自然构造。
本文作者 雾满拦江,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雾满拦江”,兰香农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