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年的传统美食,绝大部分人见都没有见过的——武冈“米花”

文:随心

图 : 网络

众所周知,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最喜庆的节日,新年新气象,新年发发发。

春节各家各户都会准备各式各样的美食,而有一种美食,我相信你们肯定没有见过。

“米花”

米花,我在别的城市从来没有看见过,跟他们说起米花,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米花是我的家乡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米花,有的会集市上买,而有的是会自己亲手做。

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炸制米花,喜迎新春。每到炸米花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围在灶台边,看一个个米花在滚烫的油锅里膨胀。妈妈就会的问:发了没有。这时候我就会说:发了发了!然后,就可以拿着炸好的一边开心的享受美味去啦。

过年走亲戚邻居拜年时,都会打包两个带走,米花寄托着人们的良好祝愿。除了过年,嫁娶、乔迁、满月等等大大小小的喜事也都会炸米花,寓意着万事圆满,兴旺发达。

“米花”,“花”字音同“发 ”,寓意“吉祥喜庆”,因它形状像一轮"满月"有花,寓意日子圆满事业圆满样样圆满。又俗称"发(花)物",通过油炸膨胀、发达,又有了人发财发万事发达的意思。

《武冈州志》载:早在西汉,武冈建都梁候国时,逢过年过节民间就有制作米花的风俗,又与"发"谐音,意即万事圆满,兴旺发达,因而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炸制米花,喜迎新春。当时称为都梁米花"。据说当年清帝乾隆微服下江南,游览楚南胜地武冈云山,在山中胜力寺品尝到米花后,"龙颜"大悦,当即御书"武冈米花分外香"七个大字。那时朝廷的官员也抵挡不了这分不断飘进大墙内的诱惑,就赐了武冈米花一顶贡品的头衔,从此武冈米花就心花怒放地戴着这顶皇家发的头衔从民间走进宫殿,又从宫殿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上世纪80年代,国家领导人王震等视察城步南山牧场,途经武冈市,也慕名品尝武冈米花,并特意带了一些米花回京让亲友品尝。

“米花”的制作

米花是由糯米饭制成的,将糯米淘洗数次,放置清水中浸泡发胀后,一并置于甑内(中间用隔板间开)蒸熟。蒸熟后再用一种当地叫"米花红"的食用染色粉加水,和一半红色的米饭。然后把白色糯米饭盛至一个菜碗大小的竹条弯成的圆环内,再在上面放一层红色的糯米饭,压平。

最后将做好的米花摆在放有收拾好的稻草的篾垫或木板上,(干净的稻草切掉一节尖,只留粗的部分,拔掉周围零碎的禾叶,防止米花粘篾垫或木板)。一切准备就绪,把做好的米花放在阳光下晒干。白色底层如碎玉铺就,红色面层如玛瑙嵌成,放眼望去,像一朵朵艳丽的花儿。

米花的食用方法

1、油炸米花,用自己家种的油菜花榨出来的纯正香油,将米花放入滚开的香油当中炸至膨大,(一次只能放一个,否则会烂,散了或者变形了就少了圆满的寓意)用菜瓢将米花压一压,不致于奇形怪状,然后用筷子夹出来。炸好的米花白里透红,闻着香喷喷的,一口咬下去酥脆脆。米花一定要趁热吃,剩下的密封保存好。

2、米花油茶,即用油炸好的米花配上食糖、茶叶、芝麻,用开水冲成,喝起来甜津津、油滋滋。

3、米花丸子,即将米花回锅蒸软,拌上瘦肉泥、胡椒粉,做成米花丸子 。米花丸子在上锅蒸熟,一口下去,回味无穷。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美食?欢迎评论处留言分享。

我是随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