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牛慧芳。是爱阅读爱音乐,爱运动的乖乖女,也是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超爱折腾的,在别人看来离经叛道的女汉子。我有两个梦想,第一,做一个有智慧有追求的妈妈,给宝宝做个好榜样;第二,找到自己的天赋使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世界多一点美好。2016年8月,我了解到拆书帮,我发现它可以帮助我完成梦想。于是拉着大家一起上了拆书帮的贼船。2017年,我的愿望就是和大家一起努力,将太原拆书帮筹备分舵,转为正式分舵。
拆书帮介绍:
那么拆书是什么呢!要了解拆书,我们先了解下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考试为目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第二类,以拓宽视野,放松娱乐为目的的学习。第三类,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拆书是针对第三类学习,以成人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论。它认为学习能力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能力,所以,拆书强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以此来解决成人读书,没时间没精力读,不懂记不住我看不下去的三大问题。
拆书的应用,分为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和社群学习。个人学习就是便签读书法,让人读完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就是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促进一群人长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效果来看,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社群学习就是拆书帮分舵。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区。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表现形式为拆书帮分舵。拍书帮的使命,是培养拆书家。
R环节
今天我们就练习使用便签法来学习。我们常常因为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没做应该做的事产生内疚情绪,认为自己不好。但这种内疚情绪对我们并无益处。所以今天我们学习,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中提到的,消除应该法来克服内疚,请大家阅读拆页,时间三分钟。
I环节
好,大家都已经阅读完拆页,现在我们进入I环节。
我们知道,当我们认为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之后就会产生内疚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给自己设置了“应该”规制,比如我们认为我们每次考试都应该得100分,否则我们就太笨了,我们应该让家人感到快乐,否则我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我们不应该犯错。有时候我们甚至要求自己应该未卜先知,比如,你前一天在网上买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但是当你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便宜了两百块钱。这时你就会内疚,你会想:“我真傻,早知道,我晚一天再买就好了”。
很显然,这样的要求对我们太高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内疚情绪对我们解决问题毫无助益,反而让我们开始自贬,降低自尊。为了消除这种精神暴力,你可以使用拆页中提到的“消除应该”法则。下次当你感觉内疚的时候,你可以
1.问问自己“凭什么说我应该?谁说我应该了?哪条规定说我应该了?”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接纳自己能力和认知有限,修改或者删除扣扣的应该规则,与自己和解。
2.可以将“应该”改为“如果…我好了。”
3.第三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意识到“应该”规则对自己并没有好处。
A1环节
上学时了解到《晨间日记圆梦》,所以也想早起。可是已经持续一周后就放弃了。因为有一天跟朋友聚会睡的太晚没早起来,我就抱怨自己太懒了,不自律,内疚,觉得这点小事都坚持不了,一整天,情绪低落,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不着。可想而知,第二天又没早起,于是,妄下定论,我实在是太懒了,我自甘堕落,没救了。去年11月,我加入早起团,天早起打卡,分享各种经验,其中对我影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不再因为偶尔没早起而内疚自责。我将精力放在修正时间安排。如果坚持每天早起最好,即使偶尔因为客观原因没起来,我也开始接纳。这反而让我坚持早起的时间更长,持续到现在,马上就早起100天了。
A2环节
之前做十大认知扭曲测试的时候,我最多的就是,罪责自己和妄下定论。所以我是一个很容易内疚的人。通过学习这个拆页,我意识到,只有当我不再内疚,但我感觉变好之后,我才能将精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才能做出改变。所以,等我以后感觉内疚的时候会及时记录下当时的想法,挖掘出自己潜意识里的“应该”规则,然后用上面的方法来问自己。我有必要遵循这个规则吗?可以怎么修改我的规则呢?
比如今天参加过级,在以前我认为我应该表现好才有价值,表现不好就证明我太笨。但是现在,我会提醒自己,我是普通人,如果我表现好,那就太好了,如果表现不好,我会分析问题在哪里,然后,好好练习,争取下次表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