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过农家美味的午餐后,我们开始四处闲逛。说是村子,其实只有进村这一条位于最高处的平坦水泥路,其他的都是一层一层的田间小路,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我们下了几级台阶,来到一处空旷的平台上,放眼望去,低处是茫茫的海面,海边是一些低矮简陋的旧房子,而我们身边这一幢贴着瓷砖的楼房,是村子里最豪华的建筑,可谓是鹤立鸡群。

我们继续顺着田间的石阶,七拐八弯地拾级而下,两旁的田地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小路崎岖不平,越往下地势越低,我们到达海边。

海水泛着粼粼微波,渔排静静地浮在水面上。这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只有海风阵阵,吹散我的头发,吹走了来时的疲倦。
我们沿着石阶原路返回,爬了几段弯弯绕绕的台阶,进入了一个岔道,惊喜地发现这小山坡上有个无动力乐园,有蹦蹦床、滑滑梯、悬崖秋千等四种项目,却不见一个人影。

我以为这是个荒废的乐园,一个管理员从小屋走岀来,朝着我们笑了笑。先生问:“能进去吗?”管理员告诉我们,一张票5元。我们买了票,走进了这个一眼即可窥见全貌的乐园,走过摇摇晃晃的悬崖秋千,攀上海边的大岩石,凝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这时时间恍若静止了。四周一片静寂,没有人,没有声音,这是我们的小世界,一个远离喧嚣的小世界!
我们漫步在海边悬崖的小道上,登上石阶,穿过一堵峭壁,这里还有空中缆车、步步惊心两个项目。有人正沿着空中索道骑单车呢,看得我心惊胆战,年轻人的勇气可嘉!
我们没有逗留,重返村头,一个路标赫然在目,刚才竟然没有发现。原来这里就是井水旅游度假村,一个纯朴的小渔村。

回到车上,休息了半小时,雨点淅沥沥地落下来。我们顺路来到另一个码头。滩涂上,不少人穿着雨衣,弯着腰,兴致勃勃地在岩石缝中挖着花蛤。
尽管事先做了功课,带了拖鞋,但看着车窗外嘀嘀嗒嗒的雨珠,我和女儿兴致全无,丝毫不想下车。先生只好换好凉鞋,打着雨伞,下了车。但不一会儿就返回来,还买了三根火腿肠,我哭笑不得:“这不是垃圾食品吗?”
接着,我们前往位于滨海区的海洋世界。那里的街道规划整齐,楼房一律两层,清一色的淡黄色墙体,灰色的琉璃瓦屋顶,看起来赏心悦目。
我们只是转了一圈,没有下车游玩,又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赶去。
傍晚快六点,我们匆匆到达红树林。撑着雨伞,站在看台上,朝着海边的滩涂上望去,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涨潮时,这片树林手挽手,肩并肩,如同一道绿色长城,坚强地站在大海中,携手抵御来势汹汹的海水。这就是红树林?

我对红树林一无所知,颇为纳闷。阅读了相关资料,才弄明白。
原来,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部分红树植物的树皮和木材因富含丹宁而呈红色,可用于提取红色染料,红树林由此得名。
世界有红树植物约80种,中国有红树植物26种,罗源仅有1种红树植物——秋茄。
红树林不仅有“地球之肺”“地球之肾”之称,维系着海岸带的生态安全,还是生物的“天堂”。红树林是滨螺、方蟹、黑荞麦蛤、牡蛎,各种大型藻类,各种水鸟的栖息地,维持了生物的多样性。
此外,红树林可提供大量的木材、药材外,还有防浪护堤、促淤造陆、维持高渔业产量、蓝碳、净化水体及科普旅游和科学研究等生态功能。
我们顺着一道迂回的长廊往前走,举目远眺,大海深处,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红树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呢。
这片红树林的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预祝未来罗源县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