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女排精神,我却想拿来说另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就算有时候知道不会成为赢家,也会竭尽全力。即便一路走得摇摇晃晃,还是会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依旧坚定。
越努力越幸运,任何时候你都能给自己安全感吗?发怒之前你有用共情的能力思考10秒吗?
1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迷茫的大多数
这个世界有权的人不少,有钱的人也挺多。
能够坚定目标,雷厉风行,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也大有人在。
然而在这“弱肉强食”的社会里,迷茫的更是大多数。
有梦想没行动,有目标没动力。
更“可怜”的是无法成为自己曾经想成为的那种人。
碌碌无为,屈于命运。
过分依赖他人失去自己
女人是多愁善感的动物,前一秒艳阳天,下一秒雷阵雨,翻脸比翻书还快。
“你总是给我坐过山车”
“以前我好好的,和你在一起我就变成这样了”
“你的情绪严重影响到我了”
“那我该怎么办”
这样的对话,这样的场景,很熟悉。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委屈;突然某一点却又莫名得开心起来。
当整颗身心都挂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一旦对方做的事说的话达不到自己的心里预期。
莫名得便会委屈,难过,伤心,甚至发火、暴怒。
没有了心中的对象,就像失去了整个世界,包括自己。
所以我们才成了沧海一粟,世间的凡夫俗子。我们没能把控自己,于是成了情感的奴隶。我们迷茫、失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惶惶终日,得过且过。
2如何拯救缺乏安全感的自己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的迷茫。
发给对方的微信怎么没反应?拨打的电话为什么是关机?他是不爱我了吗?
对方不在身边,便开始焦虑、烦躁,对着孩子就想发脾气?!
看着朋友圈晒着各种节日的红包,而对方没有发给我,我很难过?!
所有的恐惧来自于对环境的无法掌控,愤怒都指向了自己的无能。
那样的彷徨无助,感觉天都要塌下来。
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怎么办?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给自己找事情做。感觉存在的价值。
告诉自己,安全感是自己给的,把关注力放在自己身上。
当掌控感回来的时候,安全感也就回来了。
原来自己可以不依靠任何人,依旧活得精彩!
我淌过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努力挣扎着,终于明白了眼前的路。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才会遇见更好的人生。当我把所有的专注力放在提升自己这件事上时,我开始不再关注手机上有没有未查看的微信以及未接的电话。让自己完全沉浸在书海中,朝着一个目标前行,满满的都是充实。
3共情让快乐来得容易
还记得,青春叛逆期的时候总喜欢顶嘴。母亲说上几句不中听的话,便上房揭瓦闹得不可开交。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被“强权”所威慑,乖乖得“认栽”,但打内心从未服气过。
从此之后“乖”却也“冷酷”着。
长大后,每每听到母亲嘴里说着“我这样都是为了你们好”,然后得不到体谅只有埋怨时的掩面而泣。突然发现,这样的强强对碰只会徒增不快罢了!
多年的共处发现,只要母亲开心这个家就是平和而快乐的;母亲不舒心,乌云笼罩的家毫无生机。
终于,我和父亲达成统一战线,只要母亲说的都是对的。
母亲也就管那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对着父亲说道:“天天打球,你知道你早晚洗澡浪费了多少水吗?”
我虽然心里十分“鄙夷”,难道出汗不洗澡。但还是会在母亲面前劝父亲,适当打球,早晚洗澡这个事情是要改改,母亲听了后喜笑颜开。
母亲也会说我“书都不念了,还买那么多书,浪费钱。”要是以前,我肯定说“花得又不是你的钱,你的思想观念真是迂腐不堪”,这样肯定会引发一场“世纪大战”。
现在我听了,便笑笑。左右而言其他,母亲又很快进入了另一种情景,马上忘了书的事。
于是发现,自从改变“针锋相对”的策略后,家里和睦多了。
有时趁母亲不在家,便会和父亲商讨“对策”,后来总结发现,关于母亲态度的转变,从暴跳如雷到和颜悦色,其实就是共情的作用。
父亲感慨道:“家从来就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当母亲埋怨、发怒、脾气暴躁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倾听、顺从。
即便母亲做的说的多有不是,也要去想想母亲这么做这么说的原因。慢慢的心中也就少了冷漠与置气。
多少人在争锋相对中彼此伤害;又有多少人在共情中和睦相处;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对不同情景的应对与转化。
我们的人生中,都会遇到爱情,在爱情里寻找安全感;都会伴随亲情,在生活摩擦中寻找共情。
当自己具备了两种能力——自带安全感与共情力,不管爱情还是亲情,总能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