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对孩子教育上的投资,很多家长都舍得下血本!
买昂贵的学区房、放弃自己的前途在家陪孩子,给孩子报各类兴趣班或补习班等等,只要能想到的,对孩子学习有帮助的事情,家长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帮孩子实现!
《2017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直接显示:教育支出占中国居民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相信不用我说,大家都能看得出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投资的“狠劲”!
身为家长,所做的这一切,最大的期望,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然而,很多父母却发现自己做得再多,自己家的孩子还是个“熊孩子”,而那些优秀的孩子依旧是别人家的!
事实上,一个优秀孩子的养成,跟有钱没钱无关,更重要的在于,父母教育的方式上!
根据过来人经验,通常别人家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孩子,这和别人家的父母舍得做这3件事有很大关系!
舍得花时间陪孩子
经常碰到一些家长训斥自家的孩子,“我没日没夜的工作是为了谁?我省吃俭用的又是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你?”
这类家长以为,自家这样拼命的攒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殊不知,这种爱的方式,绝大多数的孩子并不领情,甚至当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还特别的反感!
也许出于家长的角度来说,他真得很辛苦的在付出,而对于孩子来说,他现阶段需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父母能花时间多陪陪自己!
心理学发现,青少年儿童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而父母陪伴的缺失与否,会关乎到孩子能不能成长为一个性格乐观积极的人,最终能否变成一个优秀的人!
把自己陪孩子的时间让给“手机” 或许是很多父母最大的错误!
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陪孩子的时间让给“手机”,结果让出去的时候容易,等再收回来的时候,就变得困难了!
很多孩子因为长期痴迷于手机游戏等,不仅引起了近视问题,而且还变得特别的叛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特别的糟糕!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和引导的时候,父母却以种种借口,把这段宝贵的时间让给了手机,等到一切瓜熟蒂落之时,你再来跟手机要孩子,又且是那么容易?
如果想当初,父母能放下自己的种种借口,抽空来陪陪孩子,哪怕经常在一起打个羽毛球、散散步等,或许孩子就不会变成熊孩子,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不会那么糟糕了!
事实上,一个优秀孩子家庭的父母,从来都是舍得花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年夏天刷爆朋友圈的“国民才女”武亦姝?
这位来自复旦附中的才女武亦姝,今年高考以613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而这位从老师同学眼中的“学渣”,成长为别人眼中的“学霸”,成功转变的秘诀就是:父母舍得每天抽空陪自己玩耍,陪自己学习······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爸爸去哪儿》中——黄磊那个优秀的女儿黄多多?
黄多多不仅积极乐观,而且还特别的聪明懂事乖巧。爸爸黄磊曾在写给女儿多多的信中提到,他们一家人住在北京郊外的一栋别墅中,虽然离城市很远,但却能让他和你们的妈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舍得投资自己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很多父母只知道给孩子投资,却往往忽视对自己的投资!
作为对孩子可能一辈子影响最深远的人,父母如果只知道强调孩子学习,自己却浑浑噩噩的度日,对孩子的影响也会特别的大!
因为有什么样的父母,可能也会培养出来什么样的孩子!
来自农村的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喝酒抽烟、打牌等时,那么这些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绝大多数初中没毕业时,就都学会了父母的这些“毛病”。
这也在告诉所有熊孩子的家长:你家的熊孩子身上的那些毛病,很可能就是家长亲自“传授”的!与其现在骂孩子,不如花时间多反思自己,看看自己这个榜样到底做得怎么样?
事实上,一个优秀孩子家庭的父母,从来都是舍得投资自己的!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河间一名48岁妈妈陪着儿子备战高考,结果母子双双考上大学!
据媒体报道,河间一名48岁妈妈袁建平,前年,因为儿子升入高二,功课越来越难,心中不免有波动情绪,作为妈妈,便决定捡起已经扔下30年的课本,陪着儿子一起学习,备战高考。结果母子双双考上了河北外国语学院,不仅实现了儿子的大学梦,而自己也同时圆了大学梦!
·还看过一个经典的教育案例:陈美玲把三个儿子都送进斯坦福,而自己也成为了该校的教育博士!
作为曾一度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的歌手,陈美玲在最红的时候,却选择暂别歌坛,前往多伦多大学攻读儿童心理学。1994年又取得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学位,并且此后陆续帮助三个儿子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引起轰动。
舍得用孩子
现实中,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掌中宝”,舍不得他做这个,也舍不得他做那个!
或许在很多父母看来,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殊不知,这样的爱,并不完整,更确切的说是“溺爱”。
以前,我们总是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是自从生活条件好了以后,当穷人家的孩子也被以“小公主”、“小王子”一样对待时,孩子不仅不会当家了,反而变成人见人怕的“熊孩子”!
因为舍不得用孩子,就会滋长孩子好逸恶劳的习性,就会把孩子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败家玩意”!
其实,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给他“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富裕生活,而是给他生活的能力!
俗话说財富是很容易被人抢劫的,但能力是别人抢不走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这才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曾经哈佛大学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对于这个结果,专家也指出,这是因为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会获得很多能力,比如动手的能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责任感的获得等。
所以说,如果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舍得用自己的孩子,千万被把孩子当“小祖宗”一样供着,除非你想要一个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