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深处的 藏传佛教胜地查理寺院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曾经在这里聆听活佛讲述对面山峰传奇的故事,仰望黑色森林神山的神秘,曾经跟随转经的人群转经颂扬。
查理寺大经堂最早建于1823年,规模宏大。寺院重新开放后,1984年重新动工修建,将其建成钢筋混凝土建筑。庙顶上金顶、法轮、法幢映日鎏金,豪华壮观,门厅镶嵌着精美的巨幅四大天王和生死轮回图案,门额有许多雕刻精美艳丽的浮雕;走进经堂排排酥油灯把庙宇衬托得格外神秘。经堂正前方供奉着贡唐、安曲活佛的两个巨型法座,此为该寺贡堂、安曲历代寺主讲经说法时的专用法座。旁边小座床是本寺法台及高僧讲经时用的法座。后面有佛祖释迦牟尼、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佛像,珍藏有许多珍贵的历史唐卡文物。宽敞的大堂内,用彩色的绸布将九十根柱子装点成一个个巨型的法幢,彩幢飘舞;每当大型的法会,诵经之时,数百僧人齐集大经堂,经声如潮,法号长鸣,法鼓震天,声势十分宏大。
大经堂内珍藏有许多有名的佛像。据传在查理寺院第一次修建大经堂时,在地基中挖出一尊天然石质财神菩萨,藏语称占木尕,这尊佛像现珍藏在财神菩萨佛像胸前的佛龛中。又有一位叫普贤的民工,在地基中挖出一尊天然的石质骑狮文殊像,寺院也曾因此而一度改名为吉祥妙音文殊寺,即骑狮文殊寺院;这尊天成的骑狮文殊现珍藏供奉于大经堂内的骑狮文殊佛像胸前的佛龛中,该寺大活佛也因此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殿内供奉的绿点释迦牟尼佛像,传说是第二世安曲活佛从西藏带来的,有查理寺第一尊佛像之称。
传说查理寺建寺初期天花病流行,寺内许多僧人百姓和第二世安曲活佛都染上此病;于是全寺僧众举行盛大法会诵经作法,祈求上师三宝驱灭病魔,事后众僧很快全部痊愈。不久管理红宫的僧人发现这尊释迦牟尼佛像脸上出现了许多绿点,众僧闻讯赶来朝拜,认为是释迦牟尼替他们代受了天花病,这尊佛像从此被称为“绿点释迦牟尼佛像”。郎多仁波切佛像源于西藏三大寺著名菩提大师郎多仁波切,他是贡色寺创建者从西藏完成修行回阿坝时,他的师父赠送给他的信物;传说查理寺每年阴历八月举行的度母法会就是郎多仁波切佛像开口创立的;1983年贡唐活佛来寺讲经传法时,此佛像曾两次脱下帽,而后又自己戴上;寺中老僧说,这是他在尊敬和欢迎贡唐活佛。千手千眼观音佛像是从尼泊尔迎请到外蒙,20世纪一十年代迎至拉卜楞寺,然后迎至查理寺的,此像又称“甘露观音”;1958年贡唐活佛在查理寺举行时轮法会期间,佛像脸上流出了许多甘露,寺中许多老僧都曾看到过这一胜景。在巨型坐床后,是第二世和第三世安曲活佛灵塔,内装二位高僧的舍利子。另外该经堂内还供奉有1200余尊大小佛像,鎏金镀铜十分精致,置于经堂四壁神龛中,被称为千佛笼,四壁经架上存放了数以万计的各类著名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