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上白石

回老家途径财洪时,去上白石古镇逛逛。这座千年古镇褪去了往昔的热闹暄哗,街市上安静冷清。

曾经最热闹的是桥头那一段,商店、地摊、上白石市场、物品琳琅满目,小炒小食店飘散着浓郁的香味,各种贩卖声,车声,人潮涌动。年少时多次跟随父母来这里,父亲挑着家里的农产品,稻谷、油茶果、黄豆、或者干木柴贩卖掉,然后再买一些食品、日用品、农具。时近中午我们就到小吃店吃食,那时我觉的那一碗煮米粉或煮面是那么的好吃。有一次母亲买了几个红红的柿子给我吃,是那么的美味。

然而,今天再次走在这条街上,已经很冷清了,曾经的一切情景都不见了,恍若隔世的感觉。衔上也有一些开着的店铺,但黯然失色,只有几个人晃动着来去,有几个卖菜的摊子摆着一些蔬菜,安静闲适,摊主都在玩手机,我特意去买了一株白菜,摊主是位四十多岁的女人,旁边一小孩可能是她女儿,俩人一起玩手机。对顾客笑脸相迎,那热情,那声音,让人愉快,这些都会让我回忆往昔的情景。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喜欢这样的安静,就像遇见久违故友那般亲切。

初中毕业那年,父亲患腰椎重病,我和母亲父亲在这里的一家私人骨科诊所住七天,本想在这里动手术,后来医生说这个病严重他也不敢做手术,推荐我们去闽东医院。今天也去那家诊所走访一下,在一条窄窄的巷子里,那家诊所还在,只是门紧锁着。我往下去江边廊道上走一下,那个时候这廊道还没建立,可以看见一汪清彻的溪水。今天被遮蔽了。那时距今已有30年光阴了。

年少时觉得宏伟的上白石大桥,今天看来,只是一条横跨在溪流之上的一条普通古桥道,桥栏杆褪色斑驳,两边人行道上一排簸箕上晒着机械面。桥东边是八斗界村,我们那时来上白石的必经之地,曾经这里有几家油坊,水流带动的油坊水轮,日夜吱呀吱呀地转动着,带动着油坊里大磨床在磨油茶果。有时我们的油茶果直接卖给这里的油坊。今天这些油坊都不见了,盖了很多房子。记得初二时有位女同学的家就在这个村庒上,初中毕业后我曾经一二次路过这里看见过她。那位女同学在我那时的眼里是非常漂亮,那时她跟班上的一位成绩很好的男同学班长谈恋爱,惹人羡慕忌妒恨。

今天我在这里,大概,应该也是她当年的房子前边,遇见了一位普通村妇,身材臃肿,正在地上收拾晒过的太子参。本想过去看看那油坊还在不在,那条路太窄,地面上又晒着太子参,就不过去了。我定晴看着那女的一会,她也定着看我一会,那是我初中时那位清秀脱俗的女同学吗?我回想一会,那眼神、神态相似,只是不敢相认,读书时我们都没说过话吧?好像有说过一二句。后来不知她是转学了还是去哪了,总之没看见她。今天又怎好相认呢?三十多年的光阴,当时的美丽少女,竞然变成这副模样了?也许做了奶奶的人了,地上有两小孩在帮收拾太子参,我想是她孙子吧?不得而知。看到她的模样,如果真是她,也一定认出我来了。我有想走过去相认一下,,但又怕认错人,尴尬。于是掉转车头换了另一条道去看看这个古镇边上的小村庄。

这座千年古镇,新建了很多房子,也新建了一条从财洪进来的新公路,跨溪而过。街尾下边也扩建了。可是住在这里的人越少了,人都往外地去发展了。近年来许多附近的农村人口外迁,人口少了商业冷清了。印象中的繁华喧嚣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依旧喜欢这样的地方,那是一种怀旧的情感,一种乡愁。喜欢她的安静、古朴、坦然、还带点温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