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0
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绝对是应该经常放在书架反复翻阅的书籍。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以为“暴力”只是“暴动”,是一种肢体冲突,可是语言暴力往往比肢体暴力是更有杀伤性。前段时间有个广告,“猪脑子”“你怎么不去死”之类的语言可以变成致命的武器,使弱小的童年孩子在变成青年后拿起真正的刀子去犯罪。
很庆幸阅读到这本书,卢森堡博士的沟通方式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从地狱通向天堂的大门。语言真的是一把双刃剑,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往往也未能幸免,所以我们为何不充分利用,温柔关爱别人时也善待了自己。所以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神奇而和平的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将获得爱、和谐和幸福!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书看到一半时,我就开始有意识地使用非暴力语言。
在区分观察与评论时,书中提到,“注意,‘每次’‘曾’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观察结果。‘总是’‘从不’等词语表达的是评论”。这突然让我想起金韵蓉老师在《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书里说的,吵架时,我们总是运用“每次”“从来”等词语。欲加之罪何罪之有?我们只是在表达情绪而不是陈述观察的事实。所以当看到老公书房的垃圾桶满了,我刚要脱口而出,“你每次都不记得换垃圾袋”时停住了,而选择换个方式,“老公,我看到垃圾桶满了。我需要你换一下”。不带情绪,不外加评价。
卢森堡博士说,“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的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那我们生气时如何表达?
博士给了四个步骤:
①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②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③体会自己的需要
④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有时在第三和第四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然而全身心地倾听并不容易。我发现我和老公的争吵,很多原因就是他在还没有听我说完就说,“你这样不对,你应该怎么怎么样。”然后本来很伤心的我,在悲伤的情绪下又因为不被理解而变得愤怒,丈夫更觉着你都给你建议了还如此不可理喻。
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写道, “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不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我也就理解他了,大部分都不能习得倾听的奥义。因为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的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的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着急做什么?站在那里。”
我们需要表达我们的需求,书中说,很多人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且是准确不模糊的需求。大夏天的,看到第54页的一个案例我感到不寒而栗。书中说一个女士在童年时看到做手术的妹妹得到一个漂亮的钱包,但是她们家穷她不敢提出她的需求,于是她谎称自己有病,也动了一个手术,在承受手术后身体之痛如愿得了同样的钱包。但是后来护士过来量体温,妈妈把钱包递给了护士,护士以为是送给自己的就收下了,病床上的女士不知所措却不知道如何表达。
在请求与命令章节,什么是请求与命令?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那么,根据我的定义,我们提出的就是请求而非命令。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表达愿望,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意味着,除非已经充分体会是什么妨碍了他人说“是”,我们就不会试图说服他们。
在提出请求前,如果我们有以下想法,那么我们的请求已经成为了对他人的要求,他应该把房间整理干净,他必须照我说的去做老板,应当给我提职加薪,我有权要求更长的假期。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一旦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们。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文章也提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习惯性的反应,因此,运用非暴力沟通有时是很别扭的事。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们就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我相信这也将是我一生的课题。